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好笔佳墨不易得到 探访上海笔墨博物馆

2013年09月08日06:58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好笔佳墨不易得到 探访上海笔墨博物馆

  原题:细致而微谈笔墨

  古代文人朝夕不离笔墨,一如现代人手边不离手机、电脑。古代人写字作画,笔墨是必需品,好笔佳墨不易得到,遇到了自然就存一些备用。随着笔墨制作技艺日渐精良,其本身也都成了艺术品,为人们喜爱和珍藏。在上海就有这么一家笔墨博物馆,专门介绍展示笔墨的制作技艺。

  上海笔墨博物馆位于福州路上,不大的一间门脸,淡蓝色的大门明显与旁边的门店区别开来。进门上二楼,是一间百十平方米的房间,主要展览笔墨的制作工艺,以及部分笔墨精品,并着重突出了海派笔墨制作艺术,有点有面,足当得上“虽小却巧”4个字。

  自进门伊始,展柜里就展示着制墨的主要原料,比如油烟、工业色素炭黑,以及牛皮胶、鹿胶等等。接触过墨块的人都知道,加工粗糙的墨都有浓重的臭味,而制作精良的墨则色香浓郁,这其实是因为墨的制作原料里添加了麝香、檀香、丁香等香料,有的制作者还会加上金箔、珍珠、玉屑,增加墨块的光艳和厚重感。

  明清两代是古代制墨的全盛时期,形成了歙县、休宁、婺源3处不同的区域特色,并出现了罗小华等制墨名家。在这些名家的努力下,制墨工艺集中到墨的造型和装饰,墨块的形状千变万化,文饰也日趋精美。这让墨块从单一的书画用具,一跃成为工艺美术品。

  既展示制墨工艺的演变,也突出海派徽墨,是这家笔墨博物馆的特色。鸦片战争之后,在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带动下,安徽徽州的“徽墨”手工产业大规模向上海迁移,制墨艺人与海派书画家交相往还、互相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徽墨”。尤其在墨模雕刻艺术上,运用“平底浅浮雕”的表现手法,呈现出别有风味的中国画笔意和墨韵。

  当年的墨工或许不曾想到,区区墨块也能当作国礼赠送外国友人。展柜中,存有一封上世纪80年代外交部致上海墨厂的感谢函,函中说,上海墨厂制作的高级礼品墨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友人,均受到好评。函中还特别提到了一款赠送给日本友人的《雨中岚山》墨。该款礼品墨是以日本京都岚山公园“周总理诗碑”为题材,“五锭通景”款式,墨面是廖承志书写的周恩来总理早年创作的《雨中岚山》诗,墨背移刻唐云所作水墨《雨中岚山诗意图》。外交部评价这一套国家礼品墨“画面典雅、选材优质、制作精细、装潢考究,堪称墨中的上品”。

  毛笔一列的展柜布局与墨品展柜如出一辙,也是在介绍毛笔制作工艺之时突出上海特色。颇为别具一格的是,毛笔展柜中,特意展示了林散之、潘天寿、李可染等书画大家使用的毛笔,让一管管朴实无华的毛笔,陡然增添了无限韵味与遐想。记者注意到,展柜里还展示了由鲁迅纪念馆提供的鲁迅先生用过的毛笔“金不换”,鲁迅先生曾说:“我只有一支笔,名曰‘金不换’……是我从小用惯”。鲁迅先生的作品800多万文字,均是用毛笔写成。想当年,先生长衫一袭,执毛笔、濡浓墨,笔下却是对千年来传统国民性的深刻批判与反思,强烈的反差,增添的是文化的厚重。

  走出上海笔墨博物馆不远,便是周虎臣的笔庄。记者也时时去逛逛,偶尔也拈一支毛笔,铺开纸张挥洒一番。寄情笔墨,不是为了成名成家,只是表达对传统文明的敬意。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