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保定南市区探索体验式德育教学 

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头脑里"活起来" 课堂搬进"总督署" 

杨 柳 田艳军

2014年05月12日07: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小桥流水间、亭台楼榭中,一群孩子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张军平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练习着书法。日前,这一幕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市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莲花池,这群孩子来自南市区址舫头小学。而这次活动,只是南市区“家乡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

  在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学中,存在虚的多、实的少,说教多、实践少等弊病。从去年9月以来,保定市南市区39所中小学借助本地丰富历史资源,以体验式教学开展“家乡文化进校园活动”,让2万多名学生走出校园,在深入了解家乡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也让德育变得生动具体,易于接受。据介绍,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的中心区,南市区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共有10余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不胜枚举。

  “面临多重挑战,学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保定市委副书记、南市区委书记王晓栋表示,开展中小学思想品德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

  为保障实效,南市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年龄、分阶段、分层次制定了《家乡文化进校园教程指导大纲》,建立标准化、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同时要求各学校根据大纲编写教材,丰富教育手段和方法。

  这份大纲明确了课程性质、目标以及设计思路,详细分解了不同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例如,在小学阶段,以学生的家乡生活为基础,以保定童谣、历代名人歌咏保定的诗句、民间文化艺术等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中学阶段,突出思想性、实践性,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保定历史发展的脉络。

  据了解,南市区各中小学均安排每月不少于2课时家乡文化课程的学习,其中一半课时由现场教学完成。同时,加大师资力量的配给并给予经费的支持,招募380余名社会志愿者,为活动开展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

  南市区文体教育局局长李建辉告诉记者,家乡文化进校园不只是走走看看,还要把文化固化到文字教材上,使教育规范化。例如保定县学街小学组织老师分年级制作校本教材,并结合本校文化编写制作《说县学忆文庙》。保定二中分校副校长程旭表示,家乡文化以校本课程必修课形式进入课堂,在班会、国学课程中安排,在语文、政治、历史、音美等课程中渗透,并形成长效机制。

  “我们发现,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掘、自己去感悟,这比老师课堂上的说教更有效果。”保定市第二十一中学副校长赵振江告诉记者,在学习家乡文化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的积极性是课堂上所没有的。

  在参观直隶总督署时,学生们就兴奋地表示,国学课堂搬到总督署,这种体验真过瘾!作为学校义务安全员和文化志愿者,学生家长马洪志也旁听了全部课程,他告诉记者,“这种直观、生动的教育,将是孩子终生难忘的记忆。”

  “在完成现场教学后,学校还鼓励低年级同学画、中年级同学写、高年级同学说,交回的作业更让老师们惊喜不已。”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校长孔繁荣说,家乡文化在孩子们的头脑里“活”了,他们成为一个个文化传承者、宣传员,让悠久的家乡文化有了流动之美。

  “通过体验式教学,能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王晓栋说。

  《 人民日报 》( 2014年05月12日 12 版)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