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徽学专家:口头传承和生活习俗等正在濒临消亡

2014年08月17日1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徽学专家:口头传承和生活习俗等正在濒临消亡

  中新网合肥8月17电(倪欣然)“徽文化具有地方特色,但并不局限于徽州,更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标本。”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主任卞利教授17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继今年6月在蒙古国宣讲“文化安徽”后,卞利教授等不日又将随中国国侨办的“文化中国,名家讲坛”访问团赴荷兰、挪威和芬兰等国与当地侨团交流,以徽文化为例宣讲“文化中国”。

  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地的山区,所辖的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等六县行政格局,自唐代中叶形成,并一直延续至近代。

  卞利说,徽学所研究的徽州整体历史文化既是区域历史文化,但更立足于徽州文书等史料研究“中华帝国后期社会与经济史”。卞利认为,徽州山区虽然封闭,但与外界保持着较好的经济联系,茶叶、木材源源不断地外运,南宋以降,徽商的异军突起,新安理学的不断强化,“东南邹鲁”美誉的盛传,以及宗族控制的加强,都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诸多典型特征。

  随着时代变迁,学者们的研究也不再局限于历史学,徽学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徽商、徽州宗族、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菜、徽州建筑等等,已成为一门综合的学科。

  至于徽学的核心,卞利认为,是“传统儒家文化的实践”,儒家崇尚仁义礼智信,具体到徽州,一方面体现在徽商精神上,一方面表现在宗族特质中。”

  说起徽商,卞利认为,他们四海为家、奋力开拓的“徽骆驼”精神,也和远走海外的华侨华人有共鸣。

  而徽州宗族中所重视的“血缘关系”,在徽商远走他乡时,逐渐发展成“地缘”和“业缘”关系,“这种团结互助、‘商成帮’的团队精神其实也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嘛”,卞利说道。

  卞利表示,近年来有关徽商的研究颇多,甚至得到国外如美国、荷兰、日本和法国等地学者的青睐,这样的热潮不仅得益于徽州地区海量文书与文献资料的保存并面世,更是由于地处中国中部、连接长江中下游的徽商有着当时商业经营的典范意义。

  徽学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如今,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成为学者们更加关心的议题。

  说起徽学受海外关注,卞利认为,这始于上个世纪30-40年代,国外的学者大多是从来自徽州的历史名人,或徽州的文化现象入手,开始了解徽商、徽州和徽文化。“‘红顶商人’胡雪岩、‘新安画派’的黄宾虹、现代学者胡适等等,这些历史名人是国外学者认识徽文化的桥梁,是徽州的名片。”卞利说。

  由于徽州地处山区,因此国外的学者们来到徽州后发现,这里竟孕育出了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都感到非常“惊叹与惊奇”。尤其是“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的徽派建筑和建筑中所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更是让他们和许多观光客同样感到“不虚此行”。

  据介绍,徽州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物质文化遗产除了号称“三绝”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以外,还有完整的古村落,古桥、古书院、古戏台和数量众多的碑刻。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包括如徽词雅调、徽剧、目连戏,以及齐云山的道教音乐等。

  卞利说,这些文化遗产,有的已经得到很好的保护,融入并适应了现代生活,给当地带来旅游收入,但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也有很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侵蚀,尤其是口头传承和生活习俗等正在濒临消亡。

  因此,卞利认为,除了建立传习基地、寻找传承人之外,传统的徽州文化也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创新获得新的生命力。(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