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天票房9个亿 谁在心花路放
“十一黄金周的票房一直被娱乐片《心花路放》所垄断,上映12天票房收入近9亿元。明星主导的制片方拿走了收益的大头,上市公司北京旅游完成了向电影的转型,电商公司美团网则独占网络售票的鳌头。《心花路放》的成功造就了一批大赢家。”
制片方 宁浩公司收益约2亿元
围绕《心花路放》,投资、制片、发行等机构如齿轮般互相咬合,其背后则是收益的再分配。如果以金钱论英雄,以导演宁浩为主力的制片公司成了大赢家。
上市公司北京旅游发布的公告显示,下属子公司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参与《心花路放》的发行并负责该电影的宣传,总投资额不超过1.25亿元;另一发行方是中影股份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制片方都是《心花路放》导演宁浩实际控制的两家公司。
北京旅游在公告中表示,发行采取保底分成,按照协议向制片方支付保底金共计1.5亿元,中影股份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和摩天轮各支付保底金7500万元,不超过5000万元的宣发费用则由摩天轮全额垫付。
业内人士表示,保底分成意味着无论《心花路放》票房如何,制片方都能获得1.5亿元的保底金。另据业内推测,《心花路放》票房总收入超过10亿元不成问题,制作方投资大约5000万元,总收入约2.5亿元,净收益估计2亿元左右。其依据是《疯狂的石头》投资300万元,票房达千万元;《无人区》成本1600万元,票房超过2亿元,宁浩的电影具有以小成本博取大回报的特点。
出品方 美团网切入电影产业链
由于互联网的加盟,《心花路放》营销渠道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借助“猫眼电影”名扬市场的美团网赚足了眼球。
美团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心花路放》上映12天累计票房8.9亿元,其中美团猫眼贡献票房超过4亿元,占比近50%。
据了解,美团网旗下猫眼电影与《心花路放》采取了全新的合作模式,作为联合出品方,该公司对电影票提前半个月进行独家预售,美团网借力进入电影产业链的上游。从9月15日开始到22日点映,短短7天《心花路放》售出电影票100万张,截至电影公映前,其预售收入已过亿元。
美团猫眼电影最初由电影票团购切入,目前已经推出了选座、社区等功能。在《变形金刚4》中国区20亿元票房中,猫眼电影贡献了30%以上的票房,并且尝试了通过预售模式出售电影票。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电影票销售平台,猫眼仅今年上半年贡献的票房就超过17亿元,预计全年贡献票房将会突破60亿元,占据线上售票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另一家互联网企业阿里影业则作为战略合作伙伴进行投资,以旗下产品娱乐宝与淘宝电影对电影进行宣传。阿里影业目前拥有周星驰、陈可辛和王家卫等大牌导演的投资优先权,在完成《心花路放》、《亲爱的》两部电影后,阿里影业的票房超过10亿元,市场预计阿里获利千万。
发行方 北京旅游股价上涨77%
易观国际分析师黄国锋对外界表示,根据北京旅游的公告,《心花路放》在相关各方进行结算前,“要扣除5%的电影专项基金和3.3%的营业税,在净票房收入中,影院和院线获57%左右分成,剩余的43%由制片方和发行商共享;而发行代理费等可以按7%左右的比例扣除。”以10亿元计算,公式为10×(1-5%-3.3%)×(1-57%)×(1-7%),结果约为3.67亿元。
若再扣除所支付的2亿元保底金额和宣发费用,剩余款项为1.67亿元,按照25%的比例,北京旅游下属子公司摩天轮获得的净利收入为4175万元。对于北京旅游来说,虽然独家承担了电影的市场风险,但是投资获得巨大成功,不仅收益率达到四成,而且超过了去年的全年净利润。北京旅游2013年财报显示,去年公司净利润为3254.78万元。
不仅如此,借助《心花路放》和定增计划的发布,北京旅游股价一路飙升。截至9月28日,该股在30个交易日内股价涨幅达到77%。
北京旅游是北京首家以旅游服务业和酒店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旅游业,今年先后通过收购光景瑞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艾美影院投资有限公司转型影视行业。
今年1月,北京旅游公告称以6500万元价格从西藏公司以及个人股东宋歌手中收购光景瑞星100%股权,并且将其更名整合为北京摩天轮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8月18日,北京旅游发布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33.14亿元,其中25.2亿元用于收购三家文化传媒、经纪公司;若定增发行成功,北京旅游第一大股东将由华力控股变为生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此外,北京旅游拟对全资子公司艾美投资增资3亿元,后者计划于2015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兴建约15座电影院。同时,北京旅游拟投入募集资金4.94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北京旅游表示,公司未来目标是实现公司旅游景区资源和影视文化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协同,从而大幅提升公司的业务基本面和盈利能力。
从10月8日起,北京旅游的股价自新高18.81元,已回调至昨天的16.45元。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