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废旧工厂到文化产业园区的蜕变
今天的纺织城艺术区,既有壹·空间里各具特色的展览,又有风格各异的艺术工作室,在前苏联建筑风格的院落中成为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然而,十年前它还是一片落寞废旧的老厂房。这片占地面积约110亩的院落,曾是纺织城原陕西唐华第一印染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区。
近日,以纺织城艺术区为依托的西安半坡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申请西安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功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的第二批试点单位。纺织城艺术区将迎来又一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老建筑、老机器,许多外人眼中的破烂,在我们的眼里却是独特的风景。”入驻艺术区的蒙娜丽莎摄影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介绍道。2007年2月,11名西安艺术家进驻纺织城,成为这个艺术区的第一批住客;2012年7月,响应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展文化大省的战略,在原有自发形成的纺织城艺术区的基础之上,依托于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灞桥区委、区政府和西安灞河新区的大力支持,政企合作,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运营,高起点、高规格设立的综合艺术园区——半坡国际艺术区应运而生。
在“半坡国际艺术区”运营部印发的宣传册上,规划中的未来纺织城艺术区(半坡国际艺术区)将有很大变化,把已经逐渐发展成熟的“艺术区”纳入“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版图,对区域内的软硬件设施进行规划、改造,在基本保留原有建筑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大量园区内配套服务设施,这也使艺术园区在原始风貌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使园区拥有了持续的吸引力。
正是在这样规划背景下,日前以纺织城艺术区为依托的西安半坡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申请西安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成功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第二批试点单位。西安半坡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将重点建设艺术创意区、综合艺术区、艺术主题街区、公共艺术广场、配套商业街、文化创意大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展示交流平台等八大板块,加快文化创意企业在此集群化、规模化发展,促使艺术区及周边在未来发展中形成以艺术创意为核心,以新兴文化为引擎,以特色旅游为支撑,以商贸会展为配套的中国西部创意产业基地,全面打造集历史文脉、当代艺术、文化创意于一体的西安当代文化创意产业新地标。聚集区发展目标为,到2016年末,聚集区文化创意企业超过100家,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5亿元,从业人员3000人以上;到2018年末,文化创意企业超过200家,产业增加值达1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达到8000人以上,入驻的各类文化企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
半坡国际艺术区改造和建成后,还将和半坡遗址博物馆组团形成半坡遗址公园。
十一假期刚过,记者再次走访半坡国际艺术区发现,不少艺术家和与艺术有关的商业已经进驻到此处,一边是改造工程如火如荼,一边是艺术家悉心创作,相信半坡国际艺术区未来更加光明,为纺织城艺术创意区腾飞插上翅膀,西安艺术也将从这里走向辉煌。
(来源: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