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中亚东干族为中国西北回族后裔 清朝时迁居中亚

2014年10月22日17:04    来源:甘肃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亚东干族为中国西北回族后裔 清朝时迁居中亚

  丝绸之路上的中亚东干族华人

  众所周知,陆上丝绸之路兴盛于汉唐、渐衰于明清。然而,在19世纪末,有一群来自中国西北的回族人从陕西出发,途经甘肃、新疆进入了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形成了一个新的海外华人族群:中亚东干族。百余年来,中亚东干人奔走于古丝绸之路上,他们在中国与中亚的国际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领域留下了不少佳话。

  中亚东干人大多属清朝同治年间迁居中亚的中国西北回族的后裔,目前约有12万人,主要居住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其中吉尔吉斯斯坦的梢葫芦和米粮川多聚居甘肃籍回族华人,别名“甘肃村”;哈萨克斯坦的营盘和新渠多聚居陕西籍回族华人,别名“陕西村”。

  中亚东干人虽然现在身为中亚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居民,但是百余年来他们对中国故土的思恋一刻也没有衰减。1957年6月,东干族诗人亚瑟尔·十娃子随同苏联作家代表团踏上了魂牵梦绕的中国故土,写下了《在伊犁》等不少诗篇,在中亚东干人中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多次访问中国的亚瑟尔·十娃子还与曹禺、老舍等人结下了友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前往中国访亲的东干人络绎不绝。2011年10月,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四国的51名东干族华人组团访问了中国甘肃、陕西、宁夏等地。2013年8月,为了支持中国与中亚地区跨国申报古丝绸之路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中亚三国的20名东干族青年还举行了沿古丝绸之路由中国西安骑自行车抵达哈萨克斯坦营盘乡的活动。古老的丝绸之路在中亚东干族华人的脚下,已不仅是一条绵延千里的回乡路,更是一条让中国与中亚近在咫尺的“连心路”。

  中亚东干人利用自己特殊的文化身份,多年致力于推动中国与中亚的经贸合作。据哈萨克斯坦科学院的相关资料,19世纪末,初到中亚的东干人把中国的农耕技术带到了中亚,他们在中亚推广水稻种植,栽种亚麻、豆类、油菜等作物。21世纪以来,中亚东干人活跃于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的舞台。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侯赛因·安多次来中国参加西部商品交易会,先后把温室大棚、蘑菇培植等多项农业技术引进到哈萨克斯坦及周边中亚国家。2008年4月,哈萨克斯坦东干人所在的江布尔州与中国陕西缔结了友好州省关系,一批陕西企业家赴哈萨克斯坦投资兴业,目前中哈经贸合作已拓展到农业、矿业、石油业、汽车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中亚东干人在促进中国与中亚的人文交流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9世纪末,首批前往中亚的东干人多属晚清中国西北社会的底层民众,由于迁居国外长期与中国隔绝,东干人近乎完整地保留了晚清时期中国西北民间的风俗习惯,东干人可谓是研究清末中国西北民俗的“活化石”。澳大利亚学者葛维达就认为:东干人是世界上唯一说中国话又完全用字母拼写中国话成功的人。中亚东干人的独特文化催生了一门新学科——中亚东干学,东干学曾是前苏联汉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的一门学科,东干学的研究引起了俄罗斯、日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挪威等多国学者的关注。东干人属华裔,中国学者在研究中亚东干学方面有明显优势,甘肃、陕西、宁夏、北京等多地的学者开展了中亚东干学研究,目前的研究已涉及语言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学等方面,中国与中亚两地的学者围绕东干学研究开展的学术交流活动正在逐渐升温。如今,中国与中亚东干人有关的人文交流活动已拓展到教育领域,甘肃兰州和陕西西安已接纳了多名中亚东干族的青年留学生,兰州大学等高校还在中亚多地办起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由中亚东干人带动中亚汉语热已成规模。

  当前,中国与中亚各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正在蓬勃兴起,中亚东干人百年来一直奔走于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国及中亚诸国,长期致力于沿线的经贸交流与人文交流,特殊的中亚东干族华人无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具有特殊作用。杨建军

(来源:甘肃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