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白银之国·墨西哥,历史与未来”展亮相上海龙美术馆

2014年11月14日09:03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白银之国·墨西哥,历史与未来”展亮相上海龙美术馆

  原标题:“白银之国·墨西哥,历史与未来”展亮相上海龙美术馆

  老杭州们应该都还记得,9年前,杭州吴山脚下四宜路勇进中学后头,市文物考古所曾挖到过一个清末民初的银元窖子。白花花的银元总计出土了1700枚,六个品种,五种“国产”,还有一种“进口”——57枚墨西哥“鹰洋”,它们一直被珍藏在杭州博物馆。

  “白银之国·墨西哥,历史与未来”前天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150多件展现墨西哥文化与传统的银器中,其中有十枚墨西哥“鹰洋”,就来自那次考古发掘。

  这白银的“银”,就是展览的主题,也是中国与墨西哥四个世纪以来亲密往来的见证。

  那么,杭州博物馆这些超过一个世纪的“鹰洋”,究竟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被埋在吴山脚下了呢?

  出土时贴着双红喜字 这些“鹰洋”可能是聘礼

  十枚“鹰洋”的传奇,不止开头那些。它们从杭州来到上海,也因一次偶然。

  墨西哥驻上海领事馆副总领事有一次来杭州玩,在吴山脚下的杭博参观,巧遇了它们。由此,“白银之国·墨西哥,历史与未来”展,找到了它小而重要的展品。开幕式上,还是帅帅的墨西哥总统亲自来揭幕剪彩的。

  展览里,它们躺在玻璃柜中,十枚一排,一正一反排列。玻璃柜两边各有一个支好的放大镜,透过放大镜,可以看清身上的每个“毛孔”——它们只比现在的一元硬币大上一小圈,正面是一羽侧身站在仙人掌上的雄鹰,喙部叼着一条蛇,上方是西班牙文“墨西哥共和国”字样,背面是一顶光芒四射的费里吉亚帽和“自由”的字样。

  它们是墨西哥共和国建国后铸造的新版银币,诞生于1864~1894年之间,过了一个多世纪,又在地下埋了太久,早已失去晃眼的光芒,好在依然保有润泽感。

  其实墨西哥“鹰洋”不算稀罕。1572年起,墨西哥铸币开始流行于世界,这些银币就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杭州民间也藏有不少“鹰洋”。

  不过,杭博的这套自有其非同寻常之处。杭博副馆长房友强说,当年发掘银元窖藏时,这些“鹰洋”是和其他五种中国钱币捆扎在一起出土的,上面贴了剪纸的双红喜字,所以,它们很有可能是被拿来作为聘礼的,也证明当时“鹰洋”是与其它钱币一起在中国市面上流通的。

  清朝时外国人买东西 都用墨西哥“鹰洋”

  墨西哥“鹰洋”当年之流行,还有很多证据。

  很多人可能读过上海老中医陈存仁写的《银元时代生活史》,这本被作家阿城誉为写老上海最好的书,开篇就提到了“鹰洋”。

  “鹰洋”在清朝时就已经很流行了, 当时的外国人来中国买东西,都用它。之所以被称为“鹰洋”,是因为上面有一只“鹰”。又因为来自外洋,被文人称为“番饼”,民间称为“洋钿”,甚至还有称它为“番佛一尊”。

  陈存仁还说,当时有许多种银元可以等价通用,比如,光绪年间铸造了多种银元,上面有一条龙的称为“龙洋”,民国初年袁世凯又铸造了一种银元,上面有袁世凯的大头像,民间称为“袁大头”。

  那时候的一枚银元可值钱了,可以换铜元一百二十八枚左右。陈存仁说小时候问父母要一个铜元,可以买十粒八粒糖,或大饼油条各一件。

  鲁迅的《祝福》里也写道: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里苦干,“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下12元鹰洋……”。他描写的时代正是民国初年,那时一年的工钱仅换来12元“鹰洋”。

  这丁零当啷的银元虽然值钱,放在身上却实在不方便,白花花又很炫眼,所以,那年头一个人带着大量银元很危险,也有句俗话叫“财不露白”。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吴山脚下这批银元的主人,在当时的杭州城至少是富商巨贾,或是官宦之家,因为,这么值钱的银元,当年四宜路出土了1700枚银元,数目之巨大,相当惊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银元的主人究竟是谁?又是谁家拿得出这么多聘金去娶老婆呢?

(来源:钱江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