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给2D胶片电影留块安静银幕

2014年11月25日07:53    来源:文汇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给2D胶片电影留块安静银幕

   原标题:给2D胶片电影留块安静银幕

   《星际穿越》的媒体场放映结束,一群先睹为快的小伙伴在社交媒体上聊得热火朝天,这时有人弱弱地问了一句:请问正式上映后的排期里有2D的版本吗?

   这真不是段子,如今,像《星际穿越》这样用胶片拍出来的2D电影无比稀罕,也确实快绝迹了。它是最后一部用70毫米胶片拍摄的商业电影,因为数字和3D浪潮的冲击,支持胶片放映的影院已不多,于是这部电影的放映拷贝复杂地分成6个版本:70毫米胶片IMAX版,IMAX数字版,70毫米胶片版,35毫米胶片版,4K和2K数字版。导演诺兰最希望观众看到的是他拍摄完成的70毫米IMAX版,其余5个版本都是后期转制的,然而全世界能放映这种胶片拷贝的电影院只有53家。至于中国观众,则无缘于任何胶片版本。

   一边是3D电影大量被制造,尤其是“多快好省”的后期转制3D片前赴后继,另一边是2D的胶片电影快要找不到一块安静的银幕。为了捍卫自己拿胶片拍电影的权利,导演诺兰成了“祥林嫂”,来上海为《星际穿越》做宣传时他又一次说道:“拍不拍3D要取决于电影,就现在来说,很多电影用3D拍是浪费。胶片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跟数字影像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胶片消失于历史,将是电影的耻辱。”

   2D画面更丰富,胶片的魅力无法复制

   早在几年前拍摄《盗梦空间》时,诺兰拒绝片方发行3D版本的建议,之后的《黑暗骑士崛起》和眼下这部《星际穿越》,他坚持制作2D版本,并且坚持以70毫米胶片拍摄。他认为,3D是对空间的压缩,2D则更能呈现丰富的画面,并且只有70毫米胶片才可能尽善尽美地让影像的细节丰满。他不用绿幕、不用后期CGI制作特效,全部拍摄或搭实景、或做模型,是为了能用胶片复刻出一种“此情此境”的真实感,而这一点在泛滥、花哨的3D影像中恰恰是被忽视的。对比《星际穿越》的70毫米胶片版本的截图和我们目前能在影院里看到的4K数字版本,必须得承认胶片的影像上有更丰富的层次感,强化着诺兰创造的宇宙中荒凉孤独的氛围。

   两年前的纪录片《阴阳相成》里,诺兰态度鲜明地驳斥“胶片过时论”,他总结道,胶片成像的颗粒感是数字影像无法复制的独特魅力,此外,数字摄影因其廉价造成的低门槛,直接导致审美标准降低和大量粗制滥造的影片诞生。也是在这部纪录片里,老导演斯科塞斯呼吁“胶片仍然可以成为一种选择”。言犹在耳,而最大的胶片生产商柯达在那年底宣布破产。如今,好莱坞一线的中生代导演中,只有诺兰和昆汀仍然用胶片拍摄并呼吁胶片重新投入生产。

   忘记“电影即胶片”,不是什么好事

   数字技术的发展原本不是坏事。单个镜头的时间长度可以不受限制,省去冲印的中间环节,方便剪辑,影像的储存和放映都极大地便利。数字技术的成熟也允许了若干导演尝试之前不可能实现的电影语言,如大卫·林奇的《内陆帝国》和阿巴斯的《随风而逝》与《十》,拿胶片摄影机根本是拍不出来的。更不必说,数字技术的发达,成全了一片3D电影的沃土。

   在英语里,电影film这个单词的另一个意思是胶片,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在上世纪末的一篇专栏里写道:“电影才走过它的第一个世纪,如果此时把‘电影即胶片’的含义忘得一干二净,不是什么好事。”就像那部纪录片的名字《阴阳相成》,数字和胶片本该是“相成”和“互补”的关系,技术发展的初衷,是为了创造更大的可能和更多的选择,而非以一种方式消灭另一种。

   有些讽刺的是,近两年老电影保存中追求“4K修复取代2K”,恰是因为4K数字修复后的影像能更接近电影原初的胶片画面质地——这正是诺兰强调的“胶片成像颗粒感所带来的细节丰富的画面及其独特魅力”。更具灵活性的数字技术把握电影制造和放映的话语权,这是电影工业不可阻挡的潮流。但如果把胶片逼到消亡,让导演和观众都没了选择的余地,从此没法安静地看一部2D的胶片电影,只能看数字修复徒劳地无限接近往昔的旧影像却终究复制不了,这就不是潮流而是倒流。

   诺兰导演坚持制作2D版本,并且坚持以70毫米胶片拍摄,他认为,2D更能呈现丰富的画面,只有70毫米胶片才可能尽善尽美地让影像的细节丰满。他最希望观众看到的是拍摄完成的70毫米IMAX版,其余35毫米胶片版和4K/2K数字版都是后期转制的。

(来源:文汇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