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刚导演的新剧《青年医生》正在安徽卫视热播,近日还在深圳举行了点映。近年来,国产行业剧增多,但其中不少都被认为是“披着行业剧外衣的情感剧”,《青年医生》俊男靓女的阵容,也让该剧多了几分偶像剧的气息。
不过,在赵宝刚看来,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生活,描写他们的情感不仅是出于戏剧性的需要,也是真实情况的反映,“纯粹拍治病其实是不好看的,就算是抢救过程也很单调,没有什么太新鲜的手法。相比之下,肯定是治病过程中的人物关系和内容更好看。”在赵宝刚看来,他对纯粹表现医患关系的电视剧没什么兴趣,拍摄《青年医生》还是希望表现当代年轻人简单、快乐的生活。
抢救镜头少
急诊室很枯燥,抢救就几招
新京报:医疗剧挺多的,你怎么想到拍《青年医生》?
赵宝刚:这个剧中患者对医生的期盼写得比较多。医生对患者的方式,治病是一个层面,更多是心里安抚。这个剧除了医患,还写了青年人的心态。美剧、韩剧、日剧一般描写医生的戏基本都是医患关系,我还是想写心态。
新京报:以前的医疗剧免不了会被讨论,特别是专业上的人挑里面的毛病,你有顾虑吗?
赵宝刚:拍摄的过程中请了一个在急诊室工作了很长时间的主任,大部分的过程都不会有纰漏,但是操作过程可能会,演员不会像专业医生那么的熟练。再有就是非常专业的情节,估计还是会有异义,而且这个也避免不了。我们在体验生活的时候,这个医生说可以,另一个医生就说不是这样了,在治病的过程中操作方式是不同的。
新京报:但大家对医疗剧的预期还是希望能看到很多手术室抢救的“硬镜头”,这个剧是不是偏少?
赵宝刚:其实急诊室特别枯燥,抢救就那么几招。抢救大厅都是危重患者,就是把你心跳弄出来,再送去专科。注水、插管、扩充就这两句话。后来我们拍着都烦了。急诊室不如专科医生好拍,专科可以写人物命运,抢救大厅每天医生病人一百多人。
医生聊八卦
八卦已经变成生活特质了
新京报:剧中那三个90后实习生,状态感觉有点不太像医生,都在聊八卦似的?
赵宝刚:现在网络特别发达,所有人都在网上八卦,人们对信息获知的心理越来越强烈,这已经变成生活特质了。我们这个剧差点叫《八卦医生》了。三个青年医生永远不在关心医术,在关心生活问题,偷听这个偷听那个。而且这个行业中,青年医生没有权利给人看病,必须住院医生以上,每个科室配的人都是死数,别人不走你就进不来。
新京报:在现在的年轻人身上你是一点优点都没看出来吗?
赵宝刚:这个戏里就有这个设想,像杜江他就想当作家。每个医学院的医生想的就是我想当一个大医生,他不见得有这样的想法。他觉得进不了大医院没关系,去社区医院挺好的。(也许别人会)说社区医院都是老头老太太,但他就觉得当个不一样的医生特别好,他是想了解病人心态,还可以写东西。并不是说90后就没有追求,他们的想法很实际很务实。
把医生写得太好
这些医生挺鲜活、挺真实的
新京报:可能一般医疗剧都会有一个现象,很多人看后会觉得把医生写得太好了?
赵宝刚:我就觉得讴歌这事吧,看你怎么说,人在生活中对事物是有自己的期盼点的,比如跟警察的关系,在生活中必须依靠他。像医患关系,因为自己并没有能力你也必须依靠医生,对医生的期盼就会特别高。还有就是人类对疾病和生命的认识,不太成熟,就是那种怪罪心理,接受不了的心理更强烈一些。
新京报:你觉得从患者角度,应该怎么理解疾病、生死?
赵宝刚:我爸病重的时候,只有打针血压才能上去一点,不打就下来了,他一会清醒一会糊涂,我看他太难受了。我爸一生辉煌,就这50天受了所有的罪。我就跟家里商量,不打针了。这个情节写在《我的青春谁做主》开头。很多家属不愿意承认死亡的事,对生命的期盼统一(体现)在延长寿命,而不想需要承受多大的罪。
新京报:拍摄中有没有把医生理想化?
赵宝刚:我刚才来了没事儿我就去看了三集戏,我看完这三集,我自个儿觉得这些医生还是挺鲜活的,就是挺真实的。比如说第一天就遇到死人,实习生会害怕,全剧一上来就是一个连环车祸,17个人一会儿就死了仨,这个实习生的心态就是受不了。
■ 宝刚老矣?
只有小年轻不嘚啵苦难
新京报: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坚持拍年轻人,你自己怎么保持年轻的心态?
赵宝刚:我最近老承认自己老,一个是体能不行了,还想弄得更有意思一些,但体力智力就是让你偷懒。但我对社会的观察一直保持没变。而且电视剧就得嘚啵,四十岁人嘚啵的都是苦难,只有小年轻不嘚啵苦难。
新京报:你拍年轻人的题材是觉得驾轻就熟,还是也会有压力?
赵宝刚:有压力,现在到了特别难受的阶段,所以我明年打算想一下,想好就拍,想不好就退休了。我仔细研究了《来自星星的你》,其实五六年前朋友说,你们拍电视剧太胆小,应该弄一外星人谈恋爱,但我们不能拍。电视行业凸显智商的作品有多少?我们已经做不出来了,但年轻人也做不出来还挺悲哀的。我们年轻的时候还拍过《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换代需要有换代的东西,但是没有出来。
新京报:你觉得老了主要是体力?
赵宝刚:智力也跟不上了。想突破就得必须让自己回到二三十岁的状态,我一直在调整,一直调不过来,所有思维都要变。我过一段时间就要出走一段时间,但是出走吧就要想着老婆孩子怎么办。
■ 不再触电?
一想到市场就不好玩了
(电影)我都拍完了。这个就不想了,因为我当时的想法就是能够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就完了。你说拍电影去照顾市场的时候就特别头疼,一想到市场这个时候就特别不好玩了,除非是好莱坞这种突显智商的商业片。电影是年轻人突发奇想的游戏,我们是完成一个理想就完了。(记者刘玮 口述:赵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