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评《小苹果》获全美奖:高雅艺术和大众流行不能对立

2014年11月26日09:32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评《小苹果》获全美奖:高雅艺术和大众流行不能对立

   原标题:从“小苹果”能学到啥

   日前,国内知名组合“筷子兄弟”获邀登上全美音乐奖舞台,表演神曲《小苹果》。这是华语音乐的第一次,很自然引发了“中国文艺走向世界”的讨论。

   什么作品最能代表“中国文艺”?这个问题颇难回答。但如果从传统民族文艺的角度界定,《小苹果》的“中国基因”确实不鲜明,而是流行文化中涌现的“神曲”。全美音乐奖邀请《小苹果》的理由不得而知,但有一个背景不应忽略,该奖主打大众流行,而《小苹果》 在各主流华语音乐网站上的播放次数已达5.79亿次,MV在各主流视频网站的播放次数已达8.23亿次,在“大众流行”的指标上当仁不让。

   因此,将《小苹果》获享殊荣理解为“中国文艺在世界舞台登堂入室”,有点言过其实。近年来,世界文艺界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那些流行度高、普及广泛的文艺作品和形式,很自然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这些作品和形式的沟通门槛也相对较低。西方受众学跳广场舞,肯定比学京剧的“唱念做打”容易,理解《小苹果》也比理解古琴容易。但在历史文化、思想艺术方面,“小苹果们”很难代表中国文艺的高度。许多更优秀、更能代表“中国风格”的文艺作品尚未顺利“走出去”,我们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真实水准,仍然很难在世界级的文艺舞台充分展现。

   在“走出去”和传播交流方面,一些阳春白雪的文艺作品确实应该向《小苹果》学学。艺术内涵再精妙绝伦,如果理解交流门槛太高,同样难以获得关注。甚至在国内市场,也往往由于难以亲近而受众萎缩,成为需要保护抢救的“文化遗产”。当然,在大众流行方面大获全胜的《小苹果》们,也不应该满足于“火”,它们同样面临如何提高艺术水准的问题。

   将高雅艺术和大众流行割裂对立,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谬见。这种谬见认为,高雅艺术只能依靠政府拨款,在小圈子里保护传承; 大众流行必然格调庸俗,肤浅无聊。当背负“庸俗肤浅”诟病的“好莱坞出品”,与艰深难懂的黑洞理论完美统一于电影《星际穿越》的时候,谁还敢断言,经典艺术的传播交流,就不能借鉴一下“小苹果”?

(来源:解放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