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韩美林的“艺术大篷车”:艺术的起点在哪里【3】

张亚萌 李雪钦

2012年02月06日13:48    来源:中国艺术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韩美林的“艺术大篷车”:艺术的起点在哪里

  时常低头自忖是不是成了“人民币艺术家”

  尽管被媒体目为“最受全球关注的中国人物”,尽管曾经获得过“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等重要艺术奖项的肯定,但韩美林觉得“那都是虚的”,远没有在画室画稿或者去窑厂拉坯来得实在和安定。相对于媒体言及的关于艺术市场的噱头,他更愿意再次提及的,还是1998年的“大篷车”之旅。

  “那个《霸王别姬》的演出,把我弄得走了神——我不相信现在还有这样‘下乡送戏’的人民艺术家!一趟陕北下来,我深知我们基层的‘艺术家’(没人把他们当做艺术家),他们虽步履艰难,尚且那么执著不疲地活着、演着、苦着、唱着。他们招待我们喝的浑浑的苦水是从200米深的井里打上来的,他们吃的是黑粑粑的糠窝窝,像当年老八路到老百姓家里吃‘派饭’一样,好心的大妈大娘为他们贴粑粑,至于他们的戏装,走到哪个村,哪个村的‘四妹子’、‘兰花花’帮着缝了又补,补了又缝……真是鱼水之情,我能不感动吗?”

  这样他反观自己,反观那些在都市里被画廊、拍卖市场和媒体的镁光灯养惯了的“艺术家”:“我经常低头自忖,我们算‘人民’的艺术家吗?是不是成了‘人民币’艺术家呢?我们的艺术在哪里?现在不仅歌唱界在走穴,美术界、书法界不是也有人在走穴吗?当前的这样一些‘艺术家’,他们只顾实际地去赚钱,不去做学问,全然忘记了中华民族艺术上的巨大财富、规律和贡献全都寓于民族民间艺术中。不下去生活、不体验千百年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真谛,得意洋洋地陶醉于自封的‘天王’、‘歌后’、‘巨匠’、‘大师’、‘鬼才’等自作多情的称呼上,不知难受吗?”

  不想做“人民币艺术家”,韩美林想着借助“艺术大篷车”,为自己提供一些可以“上来下去”的机会:“心灵的升华,一定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现实。我所强调的是,艺术家应该多为自己安排一些这种活动,甚至应该把这当做与自己终身事业不可分割的天职。”

  “艺术的根,是扎根在多姿多彩的生活当中的,扎根在我们本民族几千年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当中的。我酷爱民族和民间艺术,我一生也不能离开这个‘根’,她是抚育每一个中华大地艺术家的母亲。为了在这片黄土地上扎根,每年我都带着学生下乡、下厂,我们的‘大篷车’经常游弋在农村小镇。”韩美林说。

  韩美林的经历与创造鲜明地印证着这句话。在展览中,韩美林的作品或憨态可掬,或精巧妩媚,或气势磅礴,或质朴天成,那些被称为“21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新气象”的彝族少女铜雕造型古拙,民族舞蹈雕塑形象俏丽,彩印花布、蓝印花布庄重典雅,公鸡系列的刺绣则充满了热烈的活力,这些作品,全都印证着如同专家所言的——韩美林的艺术由远古、现代、中国民间3种基因编码而成,从中也能感受到他所汲取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彩生机一波波向观者涌来。

与民间艺人一起剪纸

与民间艺人切磋绣片

欣赏民间绣花鞋垫

  “我为什么要开着‘大篷车’?我要下厂、下乡,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聊、同剪、同捏、同画、同写、同唱、同跳、同哭、同笑,体会最底层老百姓的人生和情感——我和他们的关系已经不可分割,我所有的创作没有悲伤、没有倾诉,和中华民族一样,再受伤害、再遭洗劫,仍然屹立在21世纪,而且是那样朝气蓬勃地走在世界的最前列。而我面对的这些在西北风吹、黄沙漫天里成长起来的人民,他们穷日子过惯了还照剪、照捏、照写、照画,那黄河大锣鼓,惊天动地,可以想到那些打鼓敲锣的娃儿们怀里揣的都是苦粑粑。没钱穿绫罗绸缎,可有红纸、绿纸、红线、蓝线……别看炕头上老奶奶满面沟壑,可那手巧得用什么话也夸不够她……城里的春节没有山洼洼里的门里门外、男女老少装饰的色彩那么喜气、那么招眼,甚至牛、羊、鸡、狗、小毛驴头上都是红头绳、绿绣球。那氛围、那心气——城里人是永远赶不上的。”

  就算韩美林身处都市,身处人群熙来攘往的展览厅,他仍想着以前的歌曲:“九里里的山疙瘩,十里里的沟,一行行青杨一排排的柳,毛驴驴结帮柳林下过,花布的驮子晃悠悠……九里里的山疙瘩,十里里的沟,一座座水库,像一洼洼的油,羊羔羔叼着野花在大坝上逗,绿坝绣上了白绣球……”——没有离开人民、没有离开这块生养他们的文化土壤的,这才是中华的文化。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