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国“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
韩美林在开动“大篷车”的过程中,手里还拿着另一件东西——“作业本”——他的设计和绘画手稿,足有70多箱。他把它们称为“作业本”,一摞摞厚厚的“作业本”上面,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从中记录“大篷车窗外”交替变换的人文风景,追寻飞速闪现于脑海中的一个个艺术灵感,他的成幅作品无不从中生发而来,每一页都散发着韩美林特有的艺术气息。
为了写《天书》,韩美林手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
韩美林的部分《天书》作品
除了采集民间艺术,韩美林还热衷于古文字和岩画的发掘与整理。他把它们也记录在“作业本”上。在“艺术大篷车”的旅途中,他花费30多年的心血,从全国各地大量的文物和民间符号、绘画、纹饰上搜集整理出甲骨文、古刻划、岩画、纹样符号及数万个字符的天书,这些古文字的神秘感引起了韩美林儿童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古文字古朴、概括、抽象的形象美和现代感更吸引了他的审美目光,激发了创作灵感。“我不去那些别人热衷的旅游点,而是去深山老林、黄土沙海。那里曾经是一片繁荣,而今是一片荒凉。那些搬不动的、风沙热浪一时也冲击不完的古文化遗存是我最有兴趣的去处……我去了贺兰山、桌子山,去了阴山、黑山,还有云南沦源、元江和那时尚在战火中的麻栗坡。那一次云南之行就走了一万多公里。不论是刻的,还是画的(用牛血和赤铁矿石粉画在岩石上),无限感动。如果说毕加索看了中国书法而后悔没生在中国,那么我是幸生中国——没有这些丰富的文化宝藏,绝对没有韩美林。在我的画里,每一幅都能看出中国古文化对我的影响。从我的所有作品看,除了民间艺术对我起了不小作用外,两汉以前的文化(包括甲骨文、金文、青铜器、石器、传铭、岩画)决定了我艺术作品的个性。”韩美林说。
这些记录了“艺术大篷车”的故事和成果的“作业本”,成为他艺术创造的根据地、发源地、大本营,也是他的练兵场,是他滋生生命形象的温床。对韩美林而言,采风和“大篷车”之旅不是旅游,不是玩表演,不是搞炒作。“我所见到的一切——草滩、高原、小曲、羊群、马嘶、枯井、涩水、姑娘、小伙、暮老、佝媪,以及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看、画、聊、做、哼、讲、捏、剪……还有锣鼓、戏曲、民歌、舞蹈、岩画、土陶、剪纸、村长、农夫、大官、小官、县长、秘书、司机……信不信由你,下去以后这些概念会让你有翻天覆地的新认知,你会重新构建你创作的艺术典型。”
他的创作来自生活里的艺术典型,他也经常翻开“作业本”,找些灵感,为那些来自生活里的艺术典型们创作艺术。有的媒体评论说,韩美林和他的“艺术大篷车”,像当年的红军一样,永远不敢向当地索取路费、报酬,甚至连人家赠送的土特产也婉言谢绝。上世纪80年代,韩美林在钧美一厂创作时,他的艺徒每人都有他赠的画作;在候机楼等飞机,一群空姐听说韩美林在,都围上去请他作画,当时没有纸墨,韩美林就在信封上画起画来;前几年生病住院,过年时,他给医院的医生、护士都画了贺卡——“当时有个小护士,刚刚谈恋爱,我说我给你男朋友也画一张。小姑娘很高兴就去和男朋友‘吹嘘’,不想她朋友根本不信,直到拿到我签着他名字的贺卡,才大吃一惊”。韩美林说到这些故事,笑得手舞足蹈。
骆驼(钧瓷) 韩美林
在“艺术大篷车”隆隆开动的岁月里,韩美林和他的同道们除了发掘、发扬、制作民间艺术外,还建立了多所希望小学,并扶持那些无设计力量的小厂、穷厂、快垮台的厂,在现代文明和民族传统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铜川陈炉镇的陈炉国有陶瓷厂,韩美林设计的东西都是两套,给厂里留下一套,自己带走一套,用这个办法支持他们。在陈州,“大篷车”安营扎寨20多天,他设计、学生制作,陈州窑这个主要生产青瓷和黑陶的古窑,共得到了韩美林的近400多件作品;在陈州采风结束后,“大篷车”用厂里的煤、泥料和吃住都要给厂里付钱。在河南出钧瓷的禹州神垕镇,韩美林把自己的设计图纸留下。在临沂前崔庄村,他紧握着祖传四辈烧窑的老窑工谢景岭的手,仔细询问着一些具体情况,他决定“我要在你这儿设个点,我要设计好多东西,在这里烧制,让你的土陶工艺走向世界”。在沂南县双堠乡,韩美林登门采访一位农民的女儿刘乃梅,这位会剪纸、刺绣的巧姑娘,剪纸作品曾获全国二等奖,韩美林对刘乃梅剪纸中精细的打刺技巧特别感兴趣,说:“我让你到北京的工作室工作好不好,由我来设计,你来剪,并向盘子上刻。”在沂蒙山区,建立了韩美林工作室临沂陶瓷厂,并将这里的两位青年带到北京韩美林工作室去学习、工作,为沂蒙山区培养民间艺术人才,工作室在临沂的1个多月,设计烧制了浅红、铁黑、银灰等百余种造型各异的陶艺作品,从原始的土窑里诞生出了富有时代精神的陶艺之作……几十年里,韩美林培养的学生遍布中国各地,有的已经成长为国家优秀的艺术人才。目前中国美协韩美林工作室的20余名创作人员,都是在“艺术大篷车”下乡时吸收回来的有艺术前途的青年人,而跟随韩美林时间最长的学生,“大篷车”的经历已有23年之久。
“我的创作基础,就是脚踏实地地去体验生活、探索生活、深入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的美才是永恒的美。我的‘大篷车’之行是文化扶贫、艺术采风。我是从民族、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而成长起来的。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韩美林说。在他仍显厚重的山东口音里,“人”字的发音总是特别重。
韩美林不愿意人家叫他“大画家”、“大师”之类的,“我这个人挺自由的”——他更愿意自称“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我跟着中国大地上的‘陕北老奶奶’们是没错的。她们的后方是长城、黄河、长江、喜马拉雅山,那里屹立着千古不灭的龙门、云冈、贺兰山,黑山、沧源、石斋山,良渚、安阳、莫高窟……我自己是‘中国的儿子’。我也大言不惭、问心无愧地讲,我是中国的艺术家,是中国‘陕北老奶奶’的接班人。”
深入生活,深入传统,是艺术家立于不败之地的两大基石。“为什么我的创作多年来从不枯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从来都把传统和生活连在一起,使我的创作不断,而且是看得见的,像小学生一样天天向上。中国民间文化是我们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灵感?那么多作品从哪里来?因为我知道艺术的起点在哪里。你只要不惜吃苦,经常到老百姓当中去,听他们讲故事,你的创作就不会枯竭。所以我提议文艺工作者都应该经常开着‘大篷车’下去,到生活中去,到起点去找你的作品。”他的眼睛闪烁着希望——希望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大篷车”,去寻找中国大地俯拾即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
中华文化的复兴,始于文化的高度自觉与自信。韩美林用“艺术大篷车”及他的亲身实践,提升着最纯朴的中国民间艺术的地位和尊严。
他又唱那些山洼洼里的小调。他说他的“大篷车”要“再创造一些纪录”。
“前面总是未知数。”对于韩美林,对于韩美林的“艺术大篷车”而言,在艺术的道路上,“大篷车”永远在前行。它不是总结,而永远是开始。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