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书中照片十分丰富,书前彩插既有长春同志的工作照,又有他与领导人的合影,以及以“可爱的辽宁”为主题的图片,能否谈一下这些照片是如何选出的?
黄书元:彩插中长春同志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的照片,大部分是由辽宁有关部门提供的,也有一些来自长春同志的个人相册。长春同志选择这些照片,主要是觉得它们能够展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辽宁改革开放事业的关心指导,反映党中央对地方的支持。
第一张彩页照片,是在沈阳工作期间长春同志在办公室内拍的。当时,他是年轻的市一级领导干部,适逢改革大潮,历练了自己,也成就了沈阳的改革事业。
“可爱的辽宁”这个标题,是长春同志本人定的,选用的部分图片,从若干侧面展现了辽宁的历史烙印和改革成就,便于读者了解辽宁的基本省情。
新华每日电讯:封面以沈大高速公路为背景,这一设计有何考虑?
黄书元:这个背景照片是改革的标志。当年,高速公路还是新生事物。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辽宁交通运输的瓶颈问题日益凸显,沈阳至大连的公路运力不足,大连港货物严重压港。但对建设高速公路,不少干部和群众认为没有必要,甚至有人提出,高速公路要允许百姓在路边摆摊卖东西,为群众创造经济收入。全国对我国是否发展高速公路也处于争论中。
为推动工程建设,长春同志等人提出了“分段高速”的概念,先把沈阳至鞍山这一段建成高速公路。这段建成后,长春同志亲自带着省“四大班子”的领导坐车从沈阳直驶鞍山参加竣工仪式,车子一路畅通,开得很快很稳,大家亲自体会了高速公路的优越性,到这时,全线建成高速公路的决定才终于水到渠成,沈大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也促成了全国发展高速公路的共识。
这个进程说明改革难度很大,但抢跑不行,拖延也不行,富有远见的改革者要善于解决、化解、破解难题。
讲述从大学毕业到走上领导岗位的成长历程
新华每日电讯:本书的目标读者群是谁?不同读者能从阅读中收获什么?
黄书元:作为一部谈改革的书,本书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研究改革开放的专家学者,也可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广大中青年读者也应该读读这本书。因为这部著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长春同志从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到逐渐走上领导岗位、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省长这样一个艰苦奋斗、与时代共进步的历程。读者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宝贵经验,体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时,应如何用勇气和智慧去战胜和克服它们。希望这部书能激励青年一代,走在时代创新创造的前列。
新华每日电讯:阅读中,您本人有何感触?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内容?
黄书元:很多内容都给我留下深刻感触。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一些改革突破以外,还有很多。比如,长春同志曾婉拒新华社《半月谈》杂志提名他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动情地说“改革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创造的”;亲笔给朝阳劳动教养院76名学员写信谈理想与法纪,勉励他们告别灰暗的昨日,扬起理想的风帆,等等。
书中很多话,在当时,可以说很多领导都是不敢说的。比如谈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他说:“关键要明确政府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职能定位,真正做到大的方面管住、小的方面放开搞活”。谈到商品经济问题,他说:“只要有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起作用,就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就必须按价值规律去处理商品生产全过程中发生的一切问题。”谈到科技体制改革,他说:“科学研究工作要由科研机构内的小循环转到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大循环。所有科研单位及科技人员都要强化产业意识,特别是地方科技工作要以产业技术开发为主,用生产力标准评价科技成果。”作为经历过那段历史时期的人,我更能体会其中的改革精神,同时,长春同志很善于破解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改革不是蛮干,是从实际出发,拿出新的办法,有些办法当时看来都很“出格”,老实说,作为一个年轻干部,他当时冒着极大政治风险,很不容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新华每日电讯:今天,出版这本以上世纪80年代振兴辽宁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书,有何考虑?对我们当下的工作具有怎样的意义?
黄书元:这部书的出版可谓恰逢其时,一方面,它是我们了解上世纪80年代全国改革历程的一个缩影,可以说,当年辽沈老工业基地的改革探索,同安徽的农村改革、广东的对外开放、江苏发展乡镇企业、浙江发展非公经济的探索一样,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作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贡献。另一方面,它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长春同志作为一个改革的积极践行者,从走上领导岗位伊始就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书中回顾了他在辽沈大地推进改革的艰辛历程,辽宁当时作为东北传统工业基地,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的典型地区之一,改革任务比很多地方都更加艰巨,长春同志作为沈阳市、辽宁省主要领导之一,在市委、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诸多开创历史先河的改革,推出了大量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创举。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些改革实践中包含大量的宝贵经验和改革创新的思路、方法,值得我们总结、学习。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出版这部书,就是为了重温上世纪80年代辽沈大地改革开放的历程,让今天的改革者从中汲取经验、智慧和勇气,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借鉴,把历史启示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动力。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本报记者王京雪)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