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盐商》剧照 张嘉译
人民网北京12月29日电 (王鹤瑾)关于清代历史上著名的“两淮盐引案”,内幕错综复杂,后人将其编成故事,版本不胜繁多,光泄露之谜就有几种版本,近日,一部以“两淮盐引案”为背景的历史大剧《大清盐商》将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开播,该剧以“两淮盐引案”盐商之首江春为原型所塑造出来的男主角汪朝宗,引用了“盐茶”桥段,将历史重现。
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经济、政治发展变迁当中,“盐”在其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说盐重要,不仅因为盐是人补充身体机能不可或缺的存在,更因为由盐所串联起来的一个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庞大盐业,几乎主宰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经济、政治格局。盐铁乃国之重器,足以左右国家命脉,所以历来为国家专营,到了清乾隆时期,两淮盐业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清人李果“两淮盐课(税)甲天下”的评语并非虚言。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凡是有利益的地方,总是会在见不得光处藏有龌龊。两淮盐引案是发生在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件贪污案。一七六八年(乾隆三十三年)被揭露时,震动了朝野,但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场围绕“盐”与“贪污”的血案,却是由一张奏折引起的。
《大清盐商》剧照 张志坚
一个“盐”字牵扯的利益, 一份奏折引发的风云
公历1768年,六月初五,两淮盐政尤拔世刚上任没多久,就向乾隆皇帝发了一份重要的奏折,这份奏折揭开了两淮盐业一众官商掩盖已久的大窟窿——前任盐政普福以及赵之璧曾奏请预先支取第二年的盐引,单单是乾隆三十二年,就预提了20万引。当时的规定是,盐税每引仅为一两,预提的盐引要交三两的税。也就是说盐政应该向户部上交60万两银税,但只交了27万两,剩下的30余万两银子却不知所踪。
除了揪住前任不放,尤拔世更是一鼓作气,奏请乾隆帝把乾隆十一年到三十二年,总共22年的预提盐引的收入都算个明白。据史学家考证,尤拔世也并非什么清廉之官,只不过是因为初到两淮,不知两淮官商关系盘根错节,一上任便向盐商索贿,因而碰了一鼻子灰,盛怒之下索性破罐子破摔,将堵着两淮盐税窟窿的白纸捅开,却不知由此掀起了一场乾隆时期官场、两淮盐业上的腥风血雨。
当时大小金川战役正处胶着之际,每日所耗军饷粮草甚大,对国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这一张奏折的递上,可以说是正中乾隆的下怀。乾隆命人调查之后才发现,此案涉及几任两淮盐政及众多盐商,官商勾结侵吞税银千万两之多,连续舞弊达数年之久,上下相欺,贪利成风,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这场“两淮盐引案”除了乾隆、江春等人外,还牵连到了纪晓岚、卢见曾、刘统勋这几位鼎鼎有名的历史名人,相比之下尤拔世倒只是一个小人物了。
《大清盐商》剧照 张嘉译、俞飞鸿
卢、纪本是一家亲 皆因“盐茶”被发配
卢见曾乃康熙六十年进士,不仅勤于吏治,而且爱才好士,擅长诗文,当时就有人评价道:“主东南文坛,一时称为海内宗匠”,是清代有影响的文学家。铁齿铜牙的纪晓岚更是将长女嫁给卢见曾的长孙卢萌文,足见卢见曾在文坛官场上的才智与威望。
卢见曾乾隆二年就曾任两淮盐运使,因事被遣,乾隆九年又被重新任命为两淮盐运使直到乾隆二十八年才卸任,接下来的故事大家也就清楚了,两淮盐运使由尤拔世接替,这才引出了著名的“两淮盐引案”。
乾隆震怒之下,下旨严查,据野史记载:两淮盐引案由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审案,刘统勋将案情告诉刑部右侍郎王昶,王昶转身就将此事告诉了纪晓岚。因为亲戚关系,纪晓岚得知此案案情后,担心卢见曾一旦被查出有罪必殃及儿女,搞不好自己也会受到牵连,于是将一包盐、一包茶包入信封传信。信辗转到了卢见曾手中,卢见曾不解:我曾是盐运使,难道还缺盐、茶不成?嘴里说着“盐、茶,盐、茶”突然醒悟,于是卢见曾立即将家产全部转移。乾隆追究到知情者头上时,纪晓岚讲出了实情,被降罪革职发配新疆长达三年。
《大清盐商》剧照 张嘉译、张志坚
卢见曾于行刑前九月以古稀之年死在狱中,终年七十八岁。乾隆念及卢见曾年近古稀,深受牢狱之灾,又颇有功劳,许保留其全尸。卢见曾死后三年,刘统勋上书乾隆,一方面陈述卢见曾整修西湖水利的业绩,一方面指出扬州官员和盐商奏折中有不实之词,为卢见曾平反。其实当时盐政虽有亏空,却都是历任盐运使“积弊所至”,加上案件背后更有京中权贵的身影在,卢见曾虽然有责任,但罪不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