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北京城最早的天坛建于元代 位于现祈年殿的位置

2015年06月04日13:47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北京城最早的天坛建于元代 位于现祈年殿的位置

  明清北京坛庙分布图

  老北京快板数来宝说到北京时常用这么一句台词:“九坛八庙颐和园,东四西单鼓楼前……”;老北京俗话也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九坛八庙一口钟……”;其实,“九坛八庙”这种民间流传的说法并不确切。严格地说,明清时期的北京坛庙应该是“七庙十一坛”……

  “九坛八庙”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中国是礼仪之邦,坛庙是礼仪的重要载体,它们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数象合一、美善合一的宇宙观、伦理观和审美观,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数字情结,对各种数字都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尤其对九、八、五这三个数特别重视。九是纯阳之极,最极致,五是数列之中,最尊贵,所以皇帝为九五之尊;八是方位之界,最广大,所以饭馆有八大楼,绸缎有八大祥,点心有八大件,妓院有八大胡同等等。用这三个数表示皇都的礼制建筑,彰显出了它们地位的尊贵。

  坛和庙最早并不是宗教建筑,它们的起源远早于宗教,后世的宗教只是借用了古时坛庙的名称,如佛教的戒坛,道教的醮坛,藏传佛教的坛城,有些宗教的庙宇也称为庙。

  作为礼制建筑,“坛和庙”有严格的制度,只为皇宫服务,绝不对公众开放;宗教的坛庙制度不太严格,都对公众开放。礼制坛庙分为大祀、中祀、群祀三级,属于皇家祭祀的只有大、中两级。坛大多数是露天的砖石台,少数是“坛而屋之”,即在殿宇内设石坛。明清北京的坛庙几经变化,至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祈年殿完成,延续到1911年,共有大祀级坛四所,它们是天坛(祭祀时称圜丘或圆丘)、地坛(祭祀时称方泽)、社稷坛、祈谷坛(祈年殿内),中祀级七所,它们是先农坛、太岁坛(太岁殿内)、天神坛、地祇坛、朝日坛、夕月坛、先蚕坛;共有大祀级庙三所,它们是太庙、孔庙、历代帝王庙,中祀级庙四所,它们是时应宫(祭龙王、雨神)、宣仁庙(祭风神)、昭显庙(祭雷神)、凝和庙(祭云神)。如此算来,应该是七庙十一坛。如果加上明代建造过的六坛,即天地坛(永乐十八年建,嘉靖九年废)、山川坛(永乐十八年建,嘉靖九年废)、崇雩坛(嘉靖十一年建,清乾隆十二年废)、安定门外先蚕坛(嘉靖九年建、次年废)、西苑先蚕坛(嘉靖十年建,四十二年废)、帝社稷坛(又名土谷坛,嘉靖十年建,隆庆元年废)共计建了十七坛。

  七庙为何都是向北拜祭?

  古代坛庙形式配置都有规矩。一是祭拜的方向。七庙都是神位在北,向北拜祭,所以主殿坐北朝南。坛的方位和祭拜对象的阴阳属性有关,属阴的有方泽、社稷、地祇、夕月四坛,以阴(南)为上,神位在南,正门在北。其他七坛,以阳(北)为上,神位在北,正门在南。

  二是尺寸形式。凡是属阳的,都用奇数,如圜丘上、中、下三层的直径分别为9、15、21丈,天神坛每面5丈;属阴的用偶数,如方泽坛二层下层边长10.6丈,上层6丈,地祇坛长10丈、宽6丈。屋顶形式,祈年殿象征天圆,至高无上,以蓝色象征天,是诸坛庙中的一个特例。三层檐象征至尊(宫殿和礼制建筑最多二重檐)。此外,大祀级的庙用重檐黄琉璃瓦庑殿顶(四坡五脊),制比皇宫;中祀级的庙降为单檐绿琉璃瓦歇山顶(四坡两山九脊),制比诸王。

  三是色彩象征。天坛以蓝色象征青天,地坛以黄色象征大地,日坛以绿色象征东方甲乙木,月坛以白色象征西方庚辛金,社稷坛以五色象征五方国土;太岁殿的黑瓦是延续明代祭祀建筑都用黑瓦的通制,因为明成祖朱棣以玄武大帝为护佑神,玄武在北方,北方为壬癸水,黑色。

  四是配置成套。所有坛庙都配置有神库(存放祭具)、神厨(制作牛羊等牺牲)、神版库(平时供奉神位)、牺牲所(又名宰牲亭,屠宰牺牲)、井亭(洗涤牺牲),此外还有燔柴炉、焚帛炉等。这些配套设施一般都用低等级的建筑形式,但也有的与祀级一致,等级较高。

  北京城最早的天坛建于元代?

  中国祭祀天地起源很早,考古遗址中曾发现过原始祭坛,后代史籍也有皇帝祭祀天地的记载。西周以后定制,《周礼》、《礼记》中记载有冬至日祭天,夏至日祭地,天神叫做昊天上帝,祭祀场所叫做圜丘(也叫圆丘,圜、圆同义),地神叫做皇地祇,祭祀的场所叫做方丘也叫方泽。不过那时的“丘”不是人工筑造的,《尔雅·释丘》说:“非人为之丘”。当时祭祀是在脽上“扫地为坛”,脽的本义是臀部,借用为隆起的地形,也就是说当时祭祀天地都是打扫出一块高地进行。祭祀的地点也不固定在国都。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2年)在距离长安二百多里的甘泉宫建泰一祠紫坛祭天;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汾阴脽上(汾河汇入黄河处)立后土祠祭地,祠后建方台,为“皇帝扫地为坛”处。直到成帝二年(前31年)才决定把这两处祠坛迁至首都长安的南、北郊,以后各代成为定制。不过那时仍不是砖石台体,以后各代至隋唐长安南郊的圜丘还都是夯土筑造。这座圜丘在1994年被发掘出来,通高约8米,圆形四层,下层径约52.8米,二层约40.5米,三层约28.4米,顶层约20米,设十二陛阶通向各层。与清代北京天坛相比,上层直径完全一致,其余各层现状尺寸和文献记载不完全一致,是后代不断修缮的结果。坛外抹白灰面,形象朴素。

  汉武帝圜丘(紫坛)底层八边,唐代十二阶,北齐改为四阶,都有象征意义。古人由天象观察,木星(太岁)十二年运行一周,一年十二月,一天十二时;八象征“八方通宣”;四象征一年四季。

  元代进行了重大改革,第一次用了天坛、地坛的名称,第一次规定天坛为三层四阶,第一次用砖石筑坛。元大都的天坛在丽正门外东南7里,现在祈年殿的位置。

  明初建都南京,依古制在南郊建天坛,北郊建地坛。但是到了洪武十年(1377年),朱元璋突发奇想,认为自己是天子,天是父,地是母,父母岂能分居,于是创立了天地同坛合祭之制。坛名天地坛,坛上覆殿,名大祀殿。它的形象见于明正德年间《金陵古今图考》中,是一座每面7.8丈(约25米),面阔三间,呈“九宫”分隔的方形重檐大殿。明间3丈,阳数象天;次间2.4丈,阴数象地;总长7.8丈是阴阳合数。

  永乐十八年(1420年)定都北京,一切规制仿照南京。毁去元大都天坛,在其址建大祀殿。它的形象见于《大明会典》中,不过屋顶变成单檐,可能是刻图时经过简化。这种天地合祭、阴阳合一的形制,以前没有,以后也没有,空前绝后。

  地坛为什么向西偏约2°?

  明嘉靖九年(1530年)对北京礼制建筑进行了大调整。在大祀殿以南新建天坛祭天;北郊新建地坛祭地。原来的大祀殿改为祈谷坛,同时兼祭祖先,至嘉靖十七年拆去,嘉靖二十年改建成为大享殿祈谷坛。这时的圜丘通体为蓝琉璃包砌,大享殿屋顶下檐绿色,中檐黄色,上檐蓝色。由于此殿当时也作为明堂祭祖祈谷,其礼制称为“大享”,故以为殿名。宋代明堂依古制为八窗八柱,间用青、黄、绿三色,明代大享殿三色屋顶即沿用宋制。清乾隆十四年又改造天坛,扩大了圜丘,规定了严格的阳数构造尺寸,台体全部改造为艾叶青石,汉白玉栏杆。乾隆十五至十八年将大享殿改名祈年殿,屋顶全部改为蓝色。从此定型成为今天“天坛”的标准形象。不过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遭雷击,全部烧毁,次年修复,不过用料和工艺已不如乾隆时期,比例也有少许改变。

  新建的地坛尺寸数字都用偶(阴)数。它的入口朝西,有一条“神路”通向安定门外大街,名广厚街。街口有一座三间牌楼,是北京城街口最大的牌楼,20世纪中期拆除,1990年在原址恢复。地坛和与它同时建造的日坛和月坛,它们的方向和明初各坛的不太一致,都有一个向西偏约2°的角度。这是因为嘉靖皇帝迷信道教,道教设坛以北斗星为准,也就是地、日、月坛都是以正北(北极星)定位,而早期各坛都是用罗盘(磁针)定位,这个偏角就是正北和磁北的夹角。

(责编:易潇、许心怡)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