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的文化自信,不僅源自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悠久歷史,更源自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產生的一切優秀文藝作品,以及創作這些作品的德藝雙馨的文化大家。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正值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懷揣對優秀傳統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敬畏之心,人民網推出融媒體文藝欄目《見証人丨致敬改革開放40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邀請改革開放40年以來當代中國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藝術大家,分享其求藝之路的藝術探索與思想感悟,呈上對改革開放40年文藝發展最具詩意的表達,通過有情感、有溫度、有底蘊的人物呈現,彰顯藝術作品的時代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專訪李舸:記錄時代前進的光影

 
  秋天的人民日報社陽光和煦。在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高級記者李舸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別具匠心的攝影作品——特淨宣紙上印著儺戲、漁鼓戲、皮影戲等非遺傳承的影像,附上李舸自成一體的漢簡體題跋和鈐印,將中國上千年歷史的宣紙、書法與源自西洋的具有百年歷史的攝影術合而為一。
 
  “用光用影用情懷,有技有藝有創新”。入社28年,李舸曾進駐“非典”重症病房、深入地震、洪水、泥石流等重災區進行現場報道﹔也曾數十次登上天安門城樓、進入人民大會堂見証共和國的輝煌。他的鏡頭記錄著改革開放以來庄嚴重大的歷史時刻,也展現了廣袤大地上淳朴動人的......[更多]

我經歷了中國近二十年發生的諸多大喜、大悲、大事件。當一件關乎民族和人民命運的重大事件發生時,記者要沖在一線如實記錄和報道事件,哪怕冒著生命危險,這是記者的天職。

幾十年的採訪中,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記者首先要熱愛我們這片土地,熱愛我們的人民,心貼心地為人民考慮,傳遞他們所要傳遞的聲音,才能做出真正沾泥土、帶露珠、有溫度、接地氣、講深度的採訪。

當選為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賦予我更崇高的使命、更重大的責任。攝影家協會的重要職責是聯系廣大群眾,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百姓大眾的文化修養。我們的責任在於為廣大攝影愛好者提供一種提升藝術修為的空間和可能。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麥克風、攝像機,這是改革開放對於攝影行業的巨大影響。這也使得突發事件中,越來越多的感人瞬間能夠被捕捉記錄下來,從而促進人們對於社會生活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認識。

90年代,攝影師熱衷於用魚眼鏡頭表達一種夸張,認為“你如果拍得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而現在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心離得近。隻有人走得近,心貼得近,才能用鏡頭表達時代的變化,用真情感受老百姓的冷暖。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攝影促進了人文精神對人心的浸潤與滋養。我們常談“人文”一詞,“文明以上,人文也。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每一個人能以如日月光輝般的德行約束自己,同時去感化別人、教導別人,最終推動社會的發展。

攝影師遠不止是重大歷史時刻的見証者和記錄者,還應深入社會和國家最基層、最廣泛的地方,探索那些靜默無聲卻被時代裹挾著迅疾變化和流失著的東西。特別是目前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快速消失,我們需要帶著危機意識,用鏡頭留住它們匆匆的腳步。

成熟的記者既是一個隱形的記者,在拍攝時要有冷靜的視角客觀反映情節,也要有火熱的情懷和格局尋找打動人心的傳世作品。用深邃的目光去觀察生活、用寬厚的情懷去體驗生活、用優秀的作品去贊美生活、用平和的心態去引領生活,這樣的作品才能夠打動別人。

如果說每個人的故事是情節,那麼細節的評判標准就是藝術語言是否能夠打動別人。這種濃烈的情感絕不是影像上的“濃妝艷抹”,形式不一定“大紅大紫”、“大喜大悲”,而是要追求用心的貼近。

從1990年實習、工作至今,李舸在人民日報大院裡已度過了28個春秋。從一名黨報攝影記者,到如今兼任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透過手中鏡頭,李舸見証了祖國的大喜、大悲、大事件,“一路踏踏實實做下來”,通過張張影像“為時代存照、為人民畫像”。

初秋時節,橙黃橘綠。在李舸履新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一周年之際,我們走進他位於人民日報社5號樓的辦公室,面對面與他聊起了這一年間的“變與不變”。雖是報社同事,但這是我第一次走進他的工作間,屋裡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