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盛宴》不知所雲
《王的盛宴》整個故事太想講“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兄弟間的復雜感情”,以及“身居高位對喪失權力的無奈恐懼”了,以至於用力過猛,沒能顧及是否在好好講故事這個基本原則。其實劉燁的表演還是有層次感的,很好地詮釋了劉邦這個人物。呂后也算不辜負那麼多鏡頭。但是從韓信到張良,到虞姬,到蕭何,故事和人物都出現了坍塌。造成的后果就是,劇末高潮呂后誅殺韓信的時候隻有爭權奪利的冷酷,沒有兄弟相殘的悲哀。能不能在表現劉邦的痛苦掙扎和呂后的冷酷無情中,稍稍講講韓信和張良是怎麼幫助劉邦抗衡項羽,最終打下江山的?國士無雙的韓信如何攻城略地,運籌帷幄的張良如何妙計百出,能否有點兒交代?作為漢初三杰的蕭何,給幾個鏡頭總是合理的甚至必須的吧?無論呂后怎麼勸,劉邦還是猶豫殺不殺韓信,這也需要理由,當然不是劇中那個無關痛痒漏洞百出的理由。導演想講的,觀眾感受不到﹔觀眾想感受的,導演愣是沒講。整部片子不知所雲,還不如上世紀90年代初香港那部沒什麼名氣的《西楚霸王》。
北京市海澱區上地十街 程 仕
《王的盛宴》著力寫人
去年,香港導演李仁港執導了根據歷史典故改編的電影《鴻門宴》。比起《王的盛宴》,《鴻門宴》更符合商業片緊湊的時間布局,更具有觀賞性。不過,導演陸川在《王的盛宴》中並不想賦予這個歷史典故更多的傳奇色彩,影片涉及到的“鴻門宴”、“霸王別姬”、“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等故事,本可以大做文章,但導演只是點到為止,並沒有過分渲染和演繹。在這部古裝歷史題材影片中,導演摒棄了之前國產古裝片對於視聽感官獵奇性的營造,褪掉了《滿城盡帶黃金甲》中艷麗奢華的服飾和金碧輝煌的宮殿,也沒有了后宮的肉欲翻滾,講“大歷史”甚至連一場像樣的戰爭場面都沒有,有的只是存在於歷史中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而這正是之前大部分國產古裝電影所缺少的。《王的盛宴》導演陸川再次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以“羅生門”式的疑問去思考2000多年前的那段歷史,卻不做任何評價,一切都留給觀眾來評判。
上海市閘北區廣延路 裡 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