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採訪春華樓董事長余朝暉 杜燕 攝
滿漢全席中的一道菜品——金蟬望月。 杜燕 攝
中新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曾經風靡清末京城的八大樓之一春華樓今天重新開張,延續“京南雅園之所”雅號。
追溯老北京飯庄文化,真正興起於清末慈禧垂帘聽政后。為掩人耳目,八旗子弟暗中投資,雇用手腳勤快,頗能吃苦的山東人為其經營。這種滿漢合作的飯庄,均開設在鬧市區,字號多吉祥典雅,院落亦清潔恬靜,桌椅古香古色,卻不失富麗堂皇。
當時,此類飯庄中具有代表性的也被悉數例舉,昔日素有八大樓之說,其中包括東興樓、泰豐樓、致美樓、鴻興樓、正陽樓、慶雲樓、新豐樓和春華樓。
談到春華樓,如今的新掌櫃——董事長余朝暉表示,春華樓當年經營菜品獨到,在當時魯菜“稱霸”京城的態勢下,開創先河主推江浙菜系,顯出嬌小玲瓏別致味道。另外,這裡曾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像1934年,張大千在北平參加書畫展后,到此用餐,曾傳授一道“張大千魚”的做法,以后成為此處名菜。
他介紹,重張的春華樓以恢復當年傳統魯菜為基礎又有所發展。其中,以清朝乾隆年間李斗所著《揚州畫舫錄》為基礎還原了滿漢全席,並增添了傳統徽州特色名菜。
另外,吳冠中弟子之一的“胡同畫家”馮柯一日與其攀談,發現兩個人都是在北京的胡同裡長大且對北京有著特殊情懷和摯愛的老北京人。馮柯傳授一道“口袋豆腐”,目前已在菜單中。
據介紹,新春華樓與老店一樣,共二層,一樓將在重張后引入快板、相聲等節目,讓百姓在填飽肚子的時候也享受精神食糧﹔二樓則設16間雅座,每間都以燕京八景和燕京小八景的名稱作為房名,且附上馮柯的燕京八景圖,讓人們“重溫老北京朴素的溫情”。
余朝暉強調,老北京除了有豆汁、焦圈等特色食品,還有皇家飲食。此次重張,就是百姓能更多的了解和體味老北京特色,更希望重張老字號以延續傳統文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