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教授瓶插梅花技巧:講究穿插與靈動(圖)--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藝術家教授瓶插梅花技巧:講究穿插與靈動(圖)

2013年01月16日09:30        手機看新聞

臘梅應該如何插?畫梅高手來教你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梅花,一般指的是薔薇科李屬的白?紅、粉色的梅花。而重慶出產的臘梅,雖屬臘梅科,但因其花期長、花朵芳香,同樣深受市民喜愛,每年消費量相當大。近期臘梅上市,相信不少市民家中都飄著臘梅香。而不論臘梅還是紅梅的插花藝術,都屬於木本折枝類插花,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領域歷史悠久。作為畫梅高手,趙純元對梅花的插花藝術也有自己獨到心得。採訪同時,記者專門在市場上買了一束臘梅,向趙純元請教插花藝術。

  趙純元說,插花與繪畫一樣,都是藝術再創作,要講究構圖與取勢,而瓶插梅花同樣要講究疏密、正斜、參差、穿插與靈動,同樣忌諱呆板與重疊。創作一件梅花插花作品,大致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配器

  花器的器型與色彩很重要。趙純元說,他個人喜歡口小肚大的陶瓷花瓶,像梅瓶、天球瓶、玉壺春瓶等,給人以端庄穩重的美感﹔花瓶色彩最好選素色,龍泉窯的淡青色為上,哥窯的冰裂紋、鈞窯的窯變紋次之,如果沒有,也可以選擇紋飾素雅的青花瓷﹔最好不要用色彩過於艷麗的花器,以免喧賓奪主。此外,用玻璃花器插梅花要注意入水枝條的清爽。

  2.擇枝

  市場上買的梅花,一般用谷草或打包帶捆扎。首先要鬆綁,“我經常看到一些人,一束花買回去,谷草都懶得解,就直接插在花瓶裡,你說啷個有美感嘛。再說,插梅花最講究疏影橫斜之美,而現在市場上買的臘梅花,為了運輸與包裝的方便,往往是將最出彩的逸枝剪掉,給插花的造型帶來了極大的局限。”趙純元在七八枝花干中選擇了幾枝比較有造型的枝條,分別插成了直立型和傾斜型(雅稱為拂雲與舞鳳)。他解釋說,插花也要講究取舍,為了造型的美,沒必要將所有的花枝都插進去,這就是古人講的“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隻有兩三枝。”

  3.修整

  大的形狀出來后,再用花剪剪去一些看起來累贅的枝條,趙純元說,市場上銷售的大路貨,很難選到滿意的枝型,更多的是平行枝、對生枝、重疊枝、閂門枝,還有就是俗稱的“彈槍叉叉”,這些都是插花造型的大忌,所以一定要盡量將其除去。還有就是,一定要剪掉在運輸過程中受傷的枝條,花束才會有精神。

  此外,紅梅枝型較臘梅更好,但紅梅花期很短,重慶地區一般在元宵節后的兩三周,喜歡紅梅的朋友一定要記住花期。

  趙純元擅長畫山水、花鳥,每到歲尾,他要畫很多梅花題材的畫,以應畫商與朋友之需。

  趙純元畫的梅花,畫面洋溢著濃濃的書卷氣———疏影橫斜的老干新枝上,紅梅的沉靜,綠梅的冷艷,白梅的素淨,都將梅花的凌寒飄香與冰清玉潔表現得淋漓盡致。雖然趙純元的書畫藝術走傳統路線,但也強調現實生活的感受。“以畫梅花為例,雖然古人畫譜很多,也總結了諸如‘畫梅十法’、‘三十六病’、‘四貴四不貴’等一系列所謂‘秘笈’,但更重要的是多觀察實物,在自然環境中體會梅花的韻味。”

  為了在自然中觀察梅花的韻味,趙純元曾在南山上租花農的房子住了3年多。對趙純元而言,那是一段難得的愜意時光。特別是梅花開放時,他常常是伴著寒氣在梅花叢中流連,有時還約上三五知己賞梅品梅,唱和暢飲。而正是有了對梅花的深度觀察,才能將梅花的神韻轉換到宣紙上。不論畫紅梅還是白梅,不論是水墨還是設色,他都特別注重其參差、欹斜、疏密、虛實、向背的取舍。所以他筆下的梅花,既生動又雅致。

  他為了能畫好梅花 曾在南山租房賞梅

  ①解開捆扎的谷草。

  ②選擇合適的枝條。

  ③減去多余的花枝。

  藝術家簡介>

  趙純元,字左聰,號醇園,1946年生於重慶。13歲開始習詩、書、畫、印,師從白隆平、羅鑒中先生。作品曾多次參加各級展覽,曾任重慶詩詞學會副會長。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書法家協會榮譽理事。

  文、圖/重慶晨報記者 李煉

  傾斜型插花成品。

(來源:重慶晨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