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樂劇《大紅燈籠》首演 現代感十足--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大型音樂劇《大紅燈籠》首演 現代感十足

李紅艷

2013年01月17日09:34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昨晚,天橋劇場亮起了“大紅燈籠”。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制作的大型原創民族音樂劇《大紅燈籠》在這裡首演,原本以為全劇將呈現濃濃的中國古典美和東方韻味,然而實際卻是現代感十足,不僅體現在音樂風格上,更是因為融入了現代舞等元素。有觀眾說,這部作品挺好看,就是有點兒“邪”。

  音樂劇《大紅燈籠》遵循了蘇童小說《妻妾成群》的故事脈絡,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封建大宅院裡的悲劇故事。大幕拉開,似燈籠似鳥籠的巨大舞台、似低吟似傾訴的旖旎腔調,把觀眾帶入深宅大院的世界,體會劇中人物的喜怒哀愁。再加上充滿東方意象的舞台布景和服裝設計,都使得舞台的視覺呈現足夠古典。

  然而,人物一開口唱就“露餡兒”了,比如大管家和丫鬟們的一曲《有錢能使鬼推磨》有些“混不吝”,甚至還帶著說唱的味道,在調侃中道盡世態炎涼,而身著長褲長衫的丫鬟們,則跳起了有些街舞味道的舞蹈,非常有意思。這之后,大管家的每一次出場,幾乎都是唱著“RAP(饒舌樂)”來串聯情節的。

  如果說作曲家撈仔的音樂讓這部劇非常流行化,那麼導演周映辰則在戲劇結構上,力圖通過現代元素來求得一種創新。比如,劇中三太太表面上向四太太頌蓮示好,其實心裡已經把她恨得咬牙切齒,這時候導演安排了一段現代舞,一群黑衣白面具的舞者,用富有節奏感的敲腳舞來表現鬼魅的動作,同時也把三太太的陰暗內心表現得淋漓盡致。

  雖說是音樂劇,不過導演還使用了非音樂劇的表現手法。比如三太太獨自唱戲解悶的那一場戲,戲子出身的她將京劇《杜十娘》唱得婉轉淒涼,內心酸楚溢於情態。但是也有觀眾覺得,“拿出一分多鐘時間來聽她唱戲,禁不住有些出戲了,忘了是在觀看音樂劇。”

  中國本土音樂劇怎樣做,才能既符合音樂劇藝術規律,同時又能吸引觀眾?這是近年來國內致力於原創音樂劇的人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以音樂劇形式重新呈現的《大紅燈籠》,通過各種手段的創新,帶給了觀眾不一樣的感受。不過,總體看來,全劇音樂尚不夠“戲劇化”,很多音樂段落很好聽,很順耳,但更多是人物內心情感的抒發,而缺少推動戲劇發展的力量,人物的唱段、音樂和戲劇發展在必然聯系上有一些欠缺。

  記者手記

  不怕“一魚多吃”,

  就怕廚藝不精

  音樂劇《大紅燈籠高高挂》開演前不久,由田海蓉、任泉、劉曉慶等擔綱主演的電視劇《大紅燈籠高高挂》在揚州開機。兩盞“紅燈籠”前后腳兒亮起,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大紅燈籠”熱的一次回潮。

  1991年,根據蘇童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由著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挂》上映,該片堪稱經典,口碑不俗,同時斬獲多項國內外大獎。此后,芭蕾舞劇以及台灣同名電視劇相繼推出,尤其是2003年由張藝謀為中央芭蕾舞團導演的同名芭蕾舞劇,堪稱舞台藝術典范之作,不僅受到國內觀眾熱捧,同時熱銷海外市場。

  20多年來,“大紅燈籠”一次次被以各種藝術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再次証明了經典的力量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色,但也顯現了藝術創作原創力量匱乏的尷尬。在藝術界四處喊著“故事荒”的當下,“一魚多吃”變得異常流行,除了影視界的套拍、翻拍,更多的就是“吃老本”。而這一點在舞台藝術領域尤為明顯,比如,一出《趙氏孤兒》的戲碼,就先后被搬上京劇、歌劇、話劇的舞台。

  按說,“一魚多吃”沒什麼不好,起碼能讓經典以各種全新的面貌再現出來。關鍵是如何“吃”好,這就要講究烹飪手法了,不管是紅燒、油炸,還是清蒸、糖醋,都有各自的“要領”,回到藝術上來說,就是應當遵循藝術創作的規律,電影有電影的語言,話劇有話劇的范式,歌劇有歌劇的氣質,舞劇有舞劇的韻味,把握住了這一點,才能做得專業,這也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前提。

  對經典的重新解讀,不是拉著經典的大旗做虎皮,更不是把它當成一個偷懶、投機的幌子,抑或是吸引關注的促銷利器。既然話劇有了,我就做個歌劇,既然舞劇有了,我就做個音樂劇……懷有如此心態,隻能是自以為聰明的投機之舉罷了。要知道,經典是把雙刃劍,觀眾的智商也根本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樣。(記者 李紅艷)

(責任編輯:實習生覃巧雲、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