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台灣緣何出李安 他曾是一個失敗的學生--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陳文茜:台灣緣何出李安 他曾是一個失敗的學生

李安不是一個同性戀,但在他父親的內心中,李安是個不符合期望的兒子,可他父親不說破,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關懷他。陳文茜:我的感覺是,某個程度來講,或許我們整個台灣有一部分像李安,我們是(受)挫折的,我們是很小的一個島嶼。
2013年03月04日07:22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李安(右)和陳文茜。

  李安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后,與他交往較多的台灣知名媒體人陳文茜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近兩個小時採訪,探討的核心話題是,台灣,為什麼會出李安?

  陳文茜早在2009年就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結緣,彼時台中市長胡志強曾力邀李安所在電影公司來台為該片勘景,因未編列預算險些流產,適逢陳文茜為外婆舉行百年冥誕,胡志強出席,陳文茜當即以外婆名義捐款100萬元新台幣,最后用於影片選擇拍攝地的花銷。陳文茜與李安的家人也有多次交往,通過她詳談李安家庭成員相處的感受,也勾勒出李安生長的文化環境。

  台灣像李安這樣的家庭很多

  記者:李安是生長在一個典型的台灣家庭,但自己像“少年派”那樣,接觸了很多不同文化嗎?

  陳文茜:李安的父親是一位中學校長,他父親身上保有了一種中國儒家家庭傳統,有一種很特殊的父愛,他父親在當中學校長時,對學生特別關照,不苟言笑、要求嚴厲,但對學生卻特別關注——這很像傳統中國家庭的父親,有種威嚴感,但這並不代表父親對孩子沒有父愛。

  而在台灣的教育體系中,李安是一個失敗的學生。李安那時的功課一直都很不好,以我們台灣的教育體系來講,功課不好就叫失敗,功課好就叫成功。李安從小就有電影夢,他就會自己寫奧斯卡三個字。而台灣的教育體系基本是不給一個有奧斯卡夢的孩子提供鼓勵的。當時李安是一個失敗的、受挫折的學生。

  李安跟他父親之間的關系,最明顯的表現在他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中。在《推手》裡,面對一個同性戀的兒子,他爸爸的態度是什麼?一直走路,一直走路……早就識破,但不說破。

  李安不是一個同性戀,但在他父親的內心中,李安是個不符合期望的兒子,可他父親不說破,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關懷他。李安念台北“藝專”,就是連高中都沒念,完全不符合他父親對他的期待。后來他父親也期待他出國讀書,學費很昂貴,所以你想在那個年代,他父親一定是拿了很多錢讓他去Illinois(伊利諾伊大學)上學﹔他需要一面打工一面讀書,他又到NYU(紐約大學)念書,都是很貴的學校。他一直往前走他的夢,他的父親也一直往前走,他們倆所希望的路不同,走的方向完全相反……但有一種包容、有一條繩子緊緊地拉住這父子倆。

  我訪問李安時,問他,你對於這份電影夢的堅持,像誰?是不是跟你父親堅持的性格一樣?他跟我說,不,我像我媽媽。

  我覺得,一方面,他父親跟台灣的教育體系讓他是有挫折的﹔另一方面,他母親的愛、他母親的毅力、他母親看待事物的平淡,使他不認為這種挫折有什麼了不得,所以他也沒有憤恨、不滿,他只是靜靜地等待、累積。

  “他就是少年派”

  記者:從台灣整個社會文化來講,會有一些氛圍影響到李安嗎?

  陳文茜:我的感覺是,某個程度來講,或許我們整個台灣有一部分像李安,我們是(受)挫折的,我們是很小的一個島嶼。台灣社會也不能說到處都有李安,但這個社會比較可能產生李安這種人。

  可我告訴你,台灣社會未必會孕育出第二個李安,其中最核心的一個原因是:李安不是一個大男人,而他碰到了一個了不起的妻子。這個妻子說,他們也曾經吵過架,但是她后來突然就想通了,他把家事、孩子照顧得很好,她也可以好好去工作,家裡也不欠錢,就這樣吧。李安的太太是一個夠獨立的女性,李安個人也沒有中國傳統男人的自大與自卑。台灣太少李安這種男人了,台灣男人是很自大又很自卑的,他一旦自大不了他就自卑,他自卑的時候又更自大。光靠自己的自卑與自大他就能把自己消耗完畢。

  記者:如果李安沒去美國,一直呆在台灣,你認為他現在會怎樣?

  陳文茜:他如果一直在台灣,我覺得他頂多拍得出《推手》這種片子,《Life of Pi》他絕對拍不出來,他的世界就停留在《推手》,甚至連(能否)拍出《喜宴》我都很懷疑。

  記者:你在看《少年派》時,你還能感受到那個你熟悉的李安嗎?

  陳文茜:我訪問他的時候問他,Are you the Pi?(你覺得你是派嗎?)他說,yes。其實他一直是。

 

(責任編輯:溫璐、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