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抗日奇俠》劇照
新的一年,抗戰劇依然有增無減。有編劇直言,“去橫店一看,四五十個劇組都在打鬼子。”據統計,2012年全國上星頻道黃金檔播出電視劇200多部,其中抗戰劇及諜戰劇超過70部﹔橫店影視城演員公會2012年使用群眾演員共計30萬,其中60%演過鬼子……
這一現象在佐証抗戰劇“火爆”的同時,也折射出不少問題,如網友所說的,“抗日劇三宗罪:武俠化偶像化鬼子臉譜化”。事實上,這些問題都還是表面現象,更深層次的弊端在於抗日劇已經成為了消費的對象而非喚醒公眾記憶和激發愛國熱情的藝術。
且不說電視屏幕能否容納下的問題,單就一個質量恐怕就足以讓業內外詬病。要命的是,如果質量無法得到保証,再多的抗日劇意義何在呢?
為了出新出奇,胡編是司空見慣的現象。觀察可知,不少抗日劇的細節將殘酷的戰爭進行了游戲化的處理,把嚴肅的抗戰史變成了玩鬧的把戲。除了一時的搞笑外,鮮有價值可言。有些抗日劇被拍成了科幻劇,主人公個個身懷絕技,能夠以一當百,飛刀敵炮火、徒手撕鬼子,“雷人”劇情一撥接一撥,令觀眾大跌眼鏡、倒吸涼氣。由此,所謂的紀念和反思就被一種游戲狂歡所掩蓋,電視劇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就在娛樂中被大大消解了。
(責任編輯:崔元苑、許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