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許欽鬆接受採訪。記者顧展旭、庄小龍 攝
許欽鬆建議農村房屋應引入傳統民居風格和元素 體現當地民俗
“當我們的每一個鄉村都是很美的時候,整個美麗中國就出來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畫院院長許欽鬆對本報記者說,此次參加全國兩會,他帶來了關於建設美麗鄉村的提案。“現在,我們對城市建設高度重視,在中國未來新一輪的發展中,必須更重視鄉村建設,實現‘家更美’、‘景更美’、‘人更美’,這也涉及我們的文化自尊。”
鄉村應引入城市規劃體系
許欽鬆委員說,現在中國農村許多農民家的房屋建筑都主要是自發建造,布局缺乏統一規劃,出現閑置地皮、廢棄住宅、私搭亂建住宅等情況,又由於審美觀念的落后,這些建筑大多外形參差不一,外部裝飾和環境格格不入。
相比城市整潔的環境,中國大部分農村的公共環境仍舊被“臟亂差“所困擾,除了經濟因素之外,環境差也是大部分農民不願意待在家鄉的原因。
他認為,應該由政府聘請專業的城市規劃團隊,從居屋的布局、外觀上進行統一規劃設計,設計不能照搬國外農村的建筑風格,應該以村落為單位,設計出符合當地民俗特色及民俗元素的居屋。
同時,還要加強農村的綠化美化工作,發展農村的生態旅游業,配套建設環保設施,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比如,將城市的規劃管理體系引入農村,統一規劃農村的路、管、林、河,設置區域性的垃圾處理網和污水治理網等,優化農村環境﹔大力發展適合當地農村環境的各種如喬木和果樹等林木種植﹔充分利用農村森林、田園、山水和鄉村古建筑等特色景觀,發展鄉村休閑旅游業﹔在規劃中納入垃圾處理、污水治理、衛生改廁等環保設施項目的建設等。
建筑應引入傳統文化元素
盡管在農村實行建筑的統一規劃並不好做,但許欽鬆認為,“這必須做,鄉村規劃,早一天就比晚一天好。”他說,鄉村居屋建筑不應該都建設成西方風格的洋樓,而應該引入中國傳統民居的建筑裝飾風格和文化元素。“未來,當我們的后代再來看我們的鄉村建筑時,就如同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老建筑,因此,古村落的規劃應該有其文化特征。如果鄉村的房屋完全建設成歐洲風格,那麼,走到中國農村還誤以為到了國外,這樣很沒有文化自尊。”他認為,應該由政府主導,結合農民的勞動、生活特征,統一規劃和設計鄉村居屋建筑。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教授昨日也表示, 當城市越來越國際化,也就越來越相似,而中華文化是個多元文化,其體系的保留未來將會在中國的農村。如果能夠有足夠的資金投入,應該有意識地去尋找能夠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風格和體系,有意識地在農村保留下來。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