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違熒屏近二十年的陳佩斯要回歸喜劇了。昨日下午,陳佩斯為其自導自演的復歸之作《好大一個家》舉行媒體見面會。會上陳佩斯不改幽默本色,耍賴稱是被綁架著演的,“演不好不怪我”。對於會否再演小品,他笑著反問媒體:“你現在還看一年級課本嗎?你不覺得我大材小用嗎?”至於會否再登央視舞台,陳佩斯直言這是“被拒絕”的問題。
談回歸小品舞台
“不覺得我是大材小用嗎?”
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台上,陳佩斯曾經和老搭檔朱時茂給觀眾帶來無數歡笑,1984年的《吃面條》、1989年的《胡椒面》、1990年的《主角與配角》都堪稱小品舞台上的經典。豈料,1998年的《王爺與郵差》卻成為兩人在央視春晚舞台上的絕唱。雖然春晚總導演哈文也曾向陳佩斯拋出過橄欖枝,但終未能成行。當日,對於會否再登央視春晚的舞台,陳佩斯避而不談,稱這是“被拒絕”的問題。
至於是否會重操舊業再演小品,陳佩斯笑著反問媒體,“你不覺得(我再演小品)是大材小用嗎?你現在還會讀一年級的課本嗎?”陳佩斯直言,小品是自己三十年前就開始的實踐活動,對於現在的自己來說“太容易了”。
談復出之作《好大一個家》
“我是被綁架的,演不好不怪我!”
1994年,陳佩斯和父親陳強主演了喜劇《飛來橫禍》,此后就闊別喜劇熒屏,2001年更開始專注於話劇的研究和表演。直到現在陳佩斯宣布重回電視熒屏,自導自演都市喜劇《好大一個家》。制片人鄭凱南坦言,陳佩斯是一個十分“執拗”、“有性格”的人,早在兩年前她就把《好大一個家》的劇本推薦給了陳佩斯,不過陳佩斯十分謹慎不急於復出,而是在將劇本精心打磨兩年后才決定開拍。據悉,該劇講述了多個家庭因為各種機緣巧合,上演結婚、離婚、復婚的戲碼,不過最后是個大團圓的結局。
“我是被綁架的,演不好不怪我!”渾身喜劇細胞的陳佩斯時刻不忘幽默。他坦言,自己本來隻想當導演,全心全意投入創作,所以數次婉拒片方讓其出演男主角的邀請。面對片方的盛情和觀眾的呼聲,陳佩斯大呼“焦灼”、“頭疼”、“壓力大”,最后退而求其次演了一個並非男一號的經商老板。
鄭凱南稱陳佩斯飾演的是一個房地產老板,為了下海撈金不惜讓媳婦去施美人計。對於這個成功商人的形象,陳佩斯自言十分適應,“我雖然不是大款,卻也算個成功人士了,多少也能找點成功人士的心態。”
雖然是《好大一個家》的導演,但陳佩斯坦言演員陣容都是由制片方確定的,自己隻會給些建議,現在還不方便透露,但他的原則是“合適”,“合適最重要,不需要有太多腕,否則時間不好協調,沒有時間排練,戲是排出來的不是背出來的,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角色,不是明星。”對於兒子會否在劇中出演角色,陳佩斯繼續避談,“今天不談家事。”
談戲劇理念
“我不關注時尚話題,更關注戲劇的本體結構。”
雖然離開電視熒屏近二十年,但陳佩斯“沒覺得自己離開過”,平時也跟普通觀眾一樣看看電視劇,《甄嬛傳》、《蝸居》,還有一些諜戰劇都有涉獵,“好看的我就多看兩眼,比較關注一些新題材和新演員的出現。”對於執導電視劇,陳佩斯有自己的堅持,“我關注的不是電視劇的時尚話題和語言元素,所求的不是當下的風潮,而是更關注戲劇結構本身,比如人的行動、故事情節的沖突。”
“有了好作品,不用別人催我,也不用錢和命令,我會為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為了一場場戲,為了可能爆發的笑聲,不遺余力地去創作。”陳佩斯如是說。
陳佩斯坦言,自己曾經做過一部10集的喜劇,但因為當時“功力不行”,撐起來很困難,所以曾武斷地下定論“喜劇做不了電視劇”,“但這些年總結了自己成功、失敗的經驗和教訓,也認識了些根本的東西,對喜劇產生了新的認識,希望把理論在實踐中進行驗証。”(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