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個學生每人創作一塊浮雕,拼出梁山108好漢全貌。 均為屈曉軍 攝
梁山好漢浮雕在長沙師范學校徐特立館展出。
流傳數百年的梁山好漢經典故事不知被人們演繹出多少版本,昨日,在長沙師范學校徐特立展館裡,一套制作精美、古朴厚重的梁山人物題材泥塑作品展示在人們眼前。“把108條梁山好漢‘搬’上浮雕,在國內應該屬首次。”記者了解到,該校本次泥塑作品展覽將從3月11日持續到3月22日,“學生們的作品很有個性,很有想法,聚集在一起更是頗具風味。”負責此次展覽的一位老師說。
梁山好漢系列浮雕作品是創作指導老師錢正財和學校美術動畫系美術教育專業的108名學生,經過制板、描圖、制模、烘干、燒制等十幾道工序,“前后花了一年多時間,最終才做成這108塊浮雕”。
長沙師范學校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曹琪是這次浮雕的創作者之一,她的塑造對象是梁山好漢中排名第47位、綽號“鐵面孔目”的裴宣。為了將所創作的人物特點通過手中的泥巴展示出來,她經常查詢相關典籍,了解人物個性,以便通過表情以及動作展示人物形象。除此之外,單個人物形象怎樣與其他作品保持風格一致,也是要考慮的因素之一。“泥胚裡的人物,不能做太大,也不能做太小,太大太小都會跟不上整體,厚度也有講究。”曹琪說。
108個人每人負責一個人物塑造。大家對照《水滸》原著,利用網絡圖片資料畫出原畫、勾勒線條,經過制板、插圖、制模、烘干、燒制等十幾道工序,前后花了一年多時間,做成了108塊浮雕。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浮雕,主次分明,情節生動,每一個人物都表情豐富、栩栩如生,在給人強烈視覺沖擊的同時,更是在無聲的述說中再現流傳千年的梁山好漢經典故事。
“從小愛看小人書,特別痴迷於《水滸》,宋江、李逵、魯達、武鬆等英雄形象久已銘刻於心。”錢正財說,選擇水滸好漢的主題,一方面是因為從小特別痴迷《水滸》﹔另一個方面,他的雕塑工作室是面向全校學生開放的實踐教學平台,通過這樣一個群體性的創作可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和創作能力。(記者 徐媛 孫佔鋒 周和平 通訊員 屈曉軍)
(來源:長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