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包銀輝 攝)
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 (包銀輝)“人生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天人合一才能永久,人不能太過自信。如果不尊重歷史,不尊重賴以生存的空間,最后就會受到它的懲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今天做客人民網文化頻道,談城鎮化發展中出現的“拆舊仿古”現象時如是說。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人民網文化頻道聯合文化部推出“兩會文化界代表委員”系列訪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畫院院長楊曉陽今天做客人民網文化頻道,就“國家文化發展戰略”、“人造古跡現象”、“藝考熱”等話題與網友在線交流。
談到城鎮化對古村落的破壞,楊曉陽認為:“中國由於在城市發展和建設方面缺少文化戰略和頂層設計,城市和城鄉結合部在發展中,模仿西方,所以層次和質量不高。社會主義新農村改造把很多古村落一下拆掉。這個古村落,它是幾千年形成的,適合中華民族生活、生存和生命需要的方方面面,它的空間、造型和結構的概念,代表著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它有歷史、有故事、有文學、有倫理道德。它代表人類和諧的天人合一的目標。但是把它拆掉了,大量的村子改造比起過去自然形成的村落,它的文化、生存空間以及人和人之間的關系就都沒有了。”
談到“拆舊仿古”現象中隱藏的經濟發展和文化保護之間的沖突,楊曉陽表示:“我們每個人隻有一百年的生命,憑什麼保証我們能把它仿成古時的樣子?中國人有証可查的歷史有八千年,人類就更長了。個人是很渺小的,以人為本不能說就可以破壞自然。人生是有限的,時間是有限的,人的智慧也是有限的,天人合一才能永久,人不能太過自信。如果不尊重歷史,不尊重賴以生存的空間,最后就會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