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6創意城定期舉辦大型主題活動
創意城入口
園區內的馬槽瀑布
南風古灶
尋找一塊開闊地,設計一片前衛風格的建筑,就這樣拔地而起的創意產業園不在少數,而那些依托特色文化遺產興建的創意產業園情況如何呢?保護文化遺產和發展現代產業能否齊頭並進?廣東佛山的1506創意城,或許能夠給出一個答案。
“舊”是文化,“舊”是寶藏
明朝正德年間,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石灣鎮的一個小山坡上,依山勢建造了一座由北向南伸展的瓷窯,因窯口面向正南,窯尾有榕樹成蔭,每至夏日,涼風習習,故此窯得名“南風灶”。500年后的今天,這座南風古灶依然窯火不斷,成為中國僅存的3座還在燒制的古龍窯之一。不僅如此,依托南風古灶,佛山市還建設了一座佔地1000多畝的創意產業園,南風古灶從此有了一張新名片——1506創意城。
1506創意城董事長邱代倫介紹,南方古灶建在1506年,所以創意城取名為1506。2007年,當1506創意城剛開始建設時,園區有十幾家舊工廠、 800戶舊民居、一座石灣公園和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南風古灶。在一片殘垣斷壁上能建出什麼新名堂?邱代倫說,發展創意產業要因地制宜。佛山人才資源短缺,發展創意產業的優勢主要在產業基礎上。佛山的陶瓷產業非常發達,在國際上都有一席之地,所以我們選擇從陶瓷產業入手。佛山的陶瓷產業,從古代開始就是從南風古灶周邊地區發展起來的,南風古灶本身就是佛山陶文化的一個代表和圖騰。這也是我們選擇這個地方做創意城的原因。
在保留南風古灶原址不動的基礎上,圍繞南風古灶,1506創意城改造舊廠房、舊民居共計30多萬平方米、新建50萬平方米。原來南風古灶周邊的佛山陶瓷公司、開關廠、建陶廠、電爐廠等地也已改建成文化產品交易區、陶瓷城等。目前,南風古灶旅游區還包括十字巷、明清古建筑、林家廳、高廟等一系列歷史文化遺跡。用“保留”代替“拆除重建”,1506創意城的舊廠房改造模式被成功入選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案例,並榮獲了國際博覽局頒發的銀獎。這種用生態理念結合文化力量,將一個個破敗的工廠轉換成空氣清新、創意無處不在的時尚前沿陣地的方式,大大節省了推倒重來造成的巨大時間和空間的浪費,南風古灶旅游區因此也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嶺南文化氣場。
文化是魂,產業是根
文化遺產保留下來了,該怎樣與文化創意產業對接呢?邱代倫說,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而文化產業恰恰就是一門“編故事、講故事、賣故事”的生意。
據了解,現在南風古灶旅游區免費開放,但是一般游人都會在玩陶廳制作自己的創意陶瓷,作品可自願送到南風古灶燒制,燒制一件作品的價格是30元。南風古灶旅游發展公司總經理張瀅介紹,僅玩陶廳的人流,每年就有10萬至20萬人。加上餐飲、娛樂等配套設施,依托南風古灶這個優勢資源,旅游區吸引了大量商家入駐,陶藝品、古玩創意品商店就多達300家。
南風古灶后面的陶藝大師工作室,是旅游區的另一大看點。1506創意城邀請了一批當代著名陶瓷藝術家在這裡的古民居中建立工作室,無論是來旅游或是學習制陶,人們都能在尋常巷陌中看到國際著名陶藝大師進出,見証他們的創作過程。大師們的最新杰作就擺在附近的展廳裡。不遠處的公仔街,還能選購到當地出產的石灣特色微塑陶藝——山公。
如今,南風古灶已經不僅是外地游客來珠三角必游之地,更成為當地居民休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標。
南風古灶在2013年元宵節打造了一個特別的景觀——“愛·永恆”夢想牆,面向社會召集99對夫妻或情侶,在陶磚上鐫刻愛的誓言。這些陶磚統一放入擁有500年歷史的古龍窯燒制,讓南風古灶見証愛的永恆。2013年情人節當天,這些情侶一起參與了“愛·永恆”夢想牆的完工揭幕儀式。張瀅介紹,夢想牆完成后將被安置在南風古灶景區的馬槽瀑布並永久保存,以供游客參觀欣賞。
張瀅說,夢想磚也要做出一個系列。南風古灶和夢想系列就是要把夢想找回來,要建立一個發夢、尋夢的地方,在人們玩陶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的夢想。
用創意做服務,賣服務賺錢
今天的1506創意城在南風古灶旅游區的基礎上,又開發了佛山創意產業園區,目標是打造一個人居創意產業園區,成為藝術家、設計師和企業家的天堂,同時建設陶瓷產業會展、設計、交易平台。
“我們在佛山有很多人居產業。實際上創意是人居產業升級的‘稀土礦’,產業升級拿什麼升級?拿創意。特別是人居產業,中國5000年的文化,是一個無窮的寶藏,把無盡的文化放進人居產業裡去,它就會像稀土一樣能引發核裂變。”邱代倫說。
1506創意城具體規劃了幾大板塊的“創意”項目,有創意跳蚤市場、書店、電影城、水上創意舞台、咖啡街、酒吧街、1506時尚步行街等。未來,這裡還將建設主題酒店、設計師公寓、國際創意會展中心、軟件園。
要運行這樣一個龐大復雜的社會體,有什麼商業模式可循?邱代倫表示,1506創意城的商業模式是“賣服務賺錢”,“文化產業園區的任務就是把軟環境做‘硬’,把硬環境做‘軟’,讓硬環境有人性、有靈性,把服務數字化、電腦化,讓服務真正落到實處。”
據了解,園區為入園的文化企業提供的服務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首先,通過搭建公共服務平台來降低入園企業的營運成本。如整合產業鏈,使生產性的服務企業門類齊全,配套極為便利,也降低了企業的營運成本﹔其次,提高入園企業的生產效率。不同門類的高素質人才的集聚,有利於相互激發靈感,提升創意生產效率﹔其三,增加入園企業的商業機會。比如搭建了公共交流平台、舉辦腦力激蕩會等﹔其四,打造投融資平台。
邱代倫說:“我們搭建投融資平台,現已投資了3家即將上市的入園企業﹔我們還出資100萬元,設立了知識產權保護基金,搭建知識產權保護平台、國際交流平台等等,以此助推入園企業的發展。”
另外,如何用創意做服務,也是邱代倫一直思考的問題。他說,要發動入駐企業之間的優勢互補,打破一些寫字樓、公園之間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我們提供的一種服務,不是簡單的物業管理,我們是第三隻手,我們是第三方,我們有第三種理念,我們是用創造力來服務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