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 古典悲劇的弒父情結--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趙氏孤兒》: 古典悲劇的弒父情結

“趙氏孤兒”的歷史故事最早見於《左傳》,寥寥幾筆,有起有合,后來被元代戲劇家紀君祥改成了雜劇《冤報冤趙氏孤兒》,並與《竇娥冤》、《長生殿》、《桃花扇》並稱“中國古典四大悲劇”。
2013年03月25日08:51    來源:信息時報    手機看新聞

“趙氏孤兒”的歷史故事最早見於《左傳》,寥寥幾筆,有起有合,后來被元代戲劇家紀君祥改成了雜劇《冤報冤趙氏孤兒》,並與《竇娥冤》、《長生殿》、《桃花扇》並稱“中國古典四大悲劇”。由於其經典性,之后不斷被改成小說、話劇、戲曲等,最近一次的改編是陳凱歌的大銀幕作品,非議頗多。如今這部則是長達四十五集的電視連續劇。

故事的內容想必許多人已經有所了解。晉國太尉屠岸賈設計干掉了自己的死對頭趙朔,並且對其滿門抄斬,民間醫師程嬰將自己的親骨肉與趙氏孤兒趙武調包,救出孤兒之后背受著誤解與唾罵的委身屠岸府,並最終將趙武訓練成人,完成復仇大業。這裡面有意思的地方有二。第一,程嬰獻子。是什麼樣的原因能讓一位父親獻出自己的孩子去替死,導致家破人亡,妻子瘋癲,被世人侮辱?程嬰救下趙武表面上看是為了將來的復仇,其實是借助仇恨的力量鏟除奸佞,以此換回國君的悔意以及國家的安康。這個計劃看起來有些遙遠,但程嬰顯然有把握能夠成功。這就是所謂的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雖然既殘忍又愚昧,但以封建時代的意識形態這麼做再正常不過。

其二,趙武弒父。趙武本來是趙朔的兒子,后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有意隱瞞)成了程嬰的兒子程大業(聽聽看這個名字),再后來認賊作父,取名屠越,並在“義父”的重點培養下成長為一名青年才俊。從這裡開始,復仇的高潮逐漸到來。程嬰將趙武的真實身份以及當年的慘案告訴他,點燃仇恨,經過一番劇烈的內心掙扎,趙武“弒父”成功,完成“大業”。事實上,后半段的復仇戲碼比之前滅門慘案更加殘酷,后者隻不過是邪惡力量的集中噴發,而前者的弒父過程則是對傳統父權的一種斬斷。在古代,除了君主,父親的權力和威嚴是最大的,不容置疑,哪怕他是一個惡魔。趙武殺死屠岸賈有意思的邏輯在於,自己最崇拜的義父是自己的殺父仇人,一個是血脈上的父,另一個是情義上的父,最終趙武作出了殘酷的抉擇。

《趙氏孤兒案》在拓展劇情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前半段二十集主要講趙朔與屠岸賈的宮廷斗爭,后半段為了顯得更有質感,加入了一些人物,譬如屠岸賈的親生兒子(另一種“弒父”),以及讓女主角庄姬並未死去,最終獲得母子團圓。創作人員把一出古典悲劇改成了合家歡喜劇,雖然過分,但鑒於播出環境也可以接受,畢竟從整個演員配置和制作精良程度,這應該是近幾年來水准最高的古裝歷史劇之一吧。

(責任編輯:王鶴瑾、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