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美國芭蕾舞劇院(ABT)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了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中央芭蕾舞團在天橋劇場也帶來了經典保留劇目《紅色娘子軍》,並拉開了中芭2013年新春演出季的帷幕。怎樣更好地了解這門藝術,如何欣賞芭蕾舞,記者採訪了中央芭蕾舞團芭蕾大師、總排練者徐剛。
記者:芭蕾舞被稱為足尖上的舞蹈,在您看來,它美在哪裡?
徐剛:芭蕾是一種源於歐洲有著特定審美標准和技術規范的舞蹈形式,它的最大魅力在於傳達舞者的線條美、舞姿美,像流動的雕塑一樣傳遞著人類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純粹,簡潔,輕盈,飄逸,舒展,高貴,優雅。
記者:能否為我們介紹芭蕾簡史?
徐剛:芭蕾源於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雛形在意大利,形成在法國,繁榮在俄羅斯。它是由最初的歐洲宮廷舞蹈發展到意大利和法國的“席間芭蕾”。1661年路易十四國王下令成立皇家舞蹈學院,為古典芭蕾制定了審美規范,奠定了芭蕾術語的基礎。特別是在早期的浪漫主義芭蕾時期,女演員穿上了足尖鞋,使芭蕾舞更具詩意和特色,這個時期以《仙女》和《吉賽爾》為代表的“白色芭蕾”舞劇,至今久演不衰。從18世紀開始芭蕾舞在俄羅斯大地生根繁衍,《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都成為芭蕾的代名詞。來自世界各國不同風格的芭蕾作品使得芭蕾世界五彩繽紛,精彩絕倫。
記者:從古典芭蕾發展到芭蕾現代舞,有什麼變化?
徐剛:在芭蕾發展歷史上,經歷過情節芭蕾、浪漫主義芭蕾、古典芭蕾、戲劇芭蕾、交響芭蕾、現代芭蕾等等不同特點的舞蹈時期。也出現了法國、意大利、丹麥等不同風格的芭蕾流派和訓練體系。20世紀現代舞在美國、德國等地的出現,完全沖破了古典芭蕾的限制,舞者用個性化的舞蹈語匯,表達了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她們徹底解放了肢體和思想,釋放個人的情感,是舞蹈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涌現出了鄧肯、瑪莎格拉姆等現代舞的代表人物。
記者:中國芭蕾歷史和發展現狀如何?
徐剛:1954年新中國第一所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校成立,我們有了專業的芭蕾舞學生。在前蘇聯芭蕾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開始撰寫新中國的芭蕾史。建校初期,學生們學習表演了西方經典的芭蕾舞劇目,如《關不住的女兒》、《天鵝湖》等。1959年中央芭蕾舞團成立,1964年成功上演了中國民族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使我們有了中國人自己編創的芭蕾作品。經過50多年的發展,北京、上海、遼寧、天津、廣州、蘇州、重慶等地先后成立了芭蕾舞團。中國芭蕾舞演員在世界各大芭蕾舞比賽中披金挂銀,西方經典芭蕾作品被中國舞者成熟演繹,民族題材的芭蕾舞作品大量涌現。
記者:普通的觀眾怎樣欣賞芭蕾藝術,能否請您提供一些欣賞要點?
徐剛:古典芭蕾舞是有特定的評審標准的,舞者訓練也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開”、“繃”、“直”作為芭蕾舞訓練的三大要素,也是觀眾評判舞者的第一標准。在古典芭蕾的語匯中:腿部要保持外“開”,腳腕子也要轉“開”﹔每當腳伸出去和女演員在立足尖的時候腳背要緊“繃”﹔雙腿在站立,運動,跳躍時要盡可能地伸“直”,上身在訓練和表演時也要保持挺拔和舒展。當我們在欣賞女演員的足尖舞時,希望能夠看到舞者的腳和足尖鞋能合二為一,自如地行走、移動、跳躍和旋轉。當我們看舞者跳躍時,希望能夠看到他們在空中有優美的舞姿和滯空感,落地又能輕盈和穩定。當男女演員表演雙人舞時,希望能夠看到舞伴之間默契配合,大舉、推移、旋轉等動作能輕鬆協調,收放自如。
另外,芭蕾舞劇或芭蕾作品,需要音樂、舞美、服裝、化妝等多部門多方位的協調配合,除了關注舞者的“開繃直”和技術技巧外,還要學會欣賞作品的整體效果,體會舞蹈藝術的真正魅力。
網友提問來自人民網文化頻道,更多精彩請見人民網文化頻道http://culture.people.com.cn/《文化問答》互動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