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渡口300余趙氏族人祭祖 欲申請區級非遺--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重慶大渡口300余趙氏族人祭祖 欲申請區級非遺

2013年04月01日09:11        手機看新聞

  大渡口區趙氏文錦支系的后人已有10多萬,其遠祖可追溯到宋代的長沙太守趙高峰

  清明節·祭祖>

  昨日,趙氏族人拜祭祖先。重慶晨報記者 王海 實習生 胡杰儒 攝

  昨天,作為趙氏清明會祭祖儀式的主持人,78歲的趙志強特意穿上白襯衣和西裝,拿著手提包,包裡裝著一張紙,紙上寫明了整個流程。

  趙氏家族清明祭祖的活動從清代延續至今,仍然保持著族長主持儀式、吃流水席等民俗,也是大渡口區規模最大的家族祭祖活動。目前,該活動正在准備申請為大渡口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00族人齊祭祖

  大渡口區八橋鎮五一村仙山墓地,趙氏家族墓地佔了大半。五六十平方米的墓地,條石壘砌成圍牆。墓園正中間,是趙氏三世祖、四世祖和五世祖的合葬墓,墓前兩棵銀杏樹已發出新芽。從早上8點開始,便有人陸續來到墓前空地,拜祭祖先趙文錦。

  “這裡一共有二十多個趙家祖先的遺體,都是1999年從八一村的趙家灣搬過來的。”趙志強說,遷墳的時候,我們趙家來了500多子子孫孫送葬。

  嗚炮、默哀、鞠躬,“永”字輩大哥趙永全講趙家的歷史,最后趙志強還唱了自己用川劇改編的趙氏祭祖歌。祭祖儀式一直進行到中午12點。隨后,參加祭祖的300族人每人拿著餐券,吃起了流水席。

  再延續20代輩分

  在趙志強的祭祖歌裡,講述了趙家這麼一段歷史。

  作為趙氏文錦支系的大渡口區趙氏家族,其遠祖可追溯到宋代的趙高峰。任長沙太守的趙高峰,80歲了還沒有兒女,於是他外出“訪賢”,見一位老人在河邊栽麻,便問天干怎麼得活,老人一句“不怕天干隻要地潤”提點了趙高峰。

  回家后,趙高峰便娶了一位員外年僅18歲的女兒。自此,趙家有后。在趙家族譜中記載的趙家后人中,明代的趙可懷位至兵部尚書,在其死后被加封為太子太保。

  趙志強說,他們文錦支系則是在清代湖廣填四川時,三世祖趙文錦到重慶后的子孫。大渡口區文錦支系已經有趙氏后人10多萬人,分布在湖南、四川、貴州等地,數百年下來,已經傳到了第十九代“如”字輩。”如果按照“立興文良榮,邦子洪廷正,永世長發遠,萬代貴如金”,到“金”字輩后就沒有輩分了。

  為了延續趙家的“輩分”,文錦支系清明委員會在修族譜時增加了“重理譜明清,為祖宗獻春,積德前程廣,唯有建功勛”20個輩分。

  祖訓要世代傳承

  文脈的延續,在趙永全看來還得繼承祖訓。在族譜上,我們看到了“訓勉十條”和“教戒八條”。

  訓勉十條包括:孝敬父母、尊敬親長、訓導子孫、勤於耕讀、節省財用、心存忠厚、謹慎交友、和睦鄉鄰、體恤孤貧等。教戒八條包括:不准族人賭博、游情、傲慢、逆倫、奢侈、豪氣、邪辟、爭訟。

  每年清明會上,會長都會重復這些祖訓。“這些祖訓是我們趙家的傳家寶,蘊含著祖先對我們的期望,一定要世代傳承下去。”

  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來源:重慶晨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