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如何開天地?女媧如何補蒼天?伏羲怎樣創八卦?6000年前的東方先民怎樣過日子?4月2日,剛剛建成的泰安太陽部落文化公園,借用現代高科技手段打造時空隧道,通過時光倒流、空間轉換,引領人們穿越探秘,走進那遙遠漫長、鮮為人知、險象環生的史前文明時代。
“地處泰山、汶水之間的大汶口盆地,是片神奇的土地。早在6000多年前,一支崇拜太陽的部落就涉足這裡,用睿智的心靈、勤勞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大汶口文化作為東夷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中華文明的奠基文化,對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泰山學院歷史系教授蔣鐵生如是說。
穿越6000年,夢回大汶口。肩負起弘揚中華文化的歷史責任,泰安市岱岳區以大汶口文化為主線,以現代科技為手段,高起點建設了國內首家展現史前文明的特大型文化公園——太陽部落,通過靜態展示、動態表演、情景模擬、互動娛樂等方式,向游人還原了6000年前活生生的東方部落生活風貌。
太陽部落文化公園位於泰山南麓,大汶河北岸,毗鄰大汶口文化遺址,包括時光穿越、夢回大汶口、洪荒探秘、洪荒歷險、情定大汶口、金烏古鎮六大主題區,內含盤古狂叫、共工的憤怒、女媧補天、狩獵歸來等40多個體驗項目,處處滲透著史前文化元素,閃耀著大汶口文化光彩。
據介紹,泰安太陽部落文化公園從項目規劃、建設和市場定位都根植大汶口文化這一獨一無二的世界級文化資源,讓游人在游玩中體驗大汶口先民生活起居、穴居狩獵、制陶釀酒等原始生活,潛移默化地認知、感受大汶口文化的獨特魅力。
鑲嵌著“太陽部落”四個大字的赭紅色岩石群如泰山般巍然聳立。進入由兩尊門神把守的門檻,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限制。在“時空隧道”短短60米的距離內,游人通過穿越“掠過宇宙”、“時空隧道”、“無限延伸”、“火山溶洞”、“漩渦空間”五個不同的場景,從當今穿越到了6000年前的史前文化時代。
在公園文化廣場,盤古開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等雕塑群參差錯落,或站或坐,各具神韻,既有動感又富藝術張力,中華遠古時期的美麗傳說栩栩如生,歷歷在目。
大汶口文化展示體驗館“夢回大汶口”外部包裝採用大汶口時期比較典型的陶罐造型,內部運用4D、5D等現代科技技術,通過復原陳列、仿真塑像、多媒體展示等形式,在營造出逼真遠古場景的同時對大汶口文化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在全息影像技術的輔助下,游人還可以與古人“對話”,身臨其境的感受古人刀耕火種的生活場景。
走進被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條街”的“民俗街”,十余處木制的房屋,匯集了像木偶戲、泰山皮影、泰山泥塑、耍鼠等中國民間傳統技藝。這裡的表演項目大多都是省級、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許多老藝術家在這裡安營扎寨,向游人展示著五彩紛呈的精湛技藝。
傳說中的女媧補天在這裡變成了實景演出,懸挂式的球幕劇場,5D技術做支撐,通過特種魚眼鏡頭將觀眾的視線完全包圍,游客在體驗科技帶來的樂趣的同時還能見証傳說中女媧補天的盛況。共工與祝融爭吵而頭撞不周山的故事在這裡上演,旋轉倉在共工的手中來回翻騰,游人在離地面10米的空中忽而上下,忽而橫斜,忽而倒轉,流雲在腳下飄過,大地扑面而來,險象環生的感覺好不刺激!
大型游樂體驗項目有“祝融的怒火”、“高空斗牛”、“后羿射日”、“洪荒漂流”、“洪荒驚魂”、“盤古狂叫”等,每處項目都是一個歷史故事,個個都能抓住你的眼球,歡樂瘋狂的娛樂體驗項目加進游客的互動元素,讓人們在動感娛樂中感受著洪荒年代的野性。
頗具史前原始部落特色的大型巡游“狩獵歸來”每天在這裡上演。穿戴獸皮服裝、羽毛頭飾的東夷先民,踏著原汁原味的部落舞步,慶祝著狩獵勝利的喜悅,6000年前的文化場景生動回放,讓人們在體驗“復古”中感受現代生活的美好。
“泰安太陽部落文化公園總投資36億元,一期40余個大型文化項目已全部對外開放,二期項目也已納入規劃。再過兩年,這裡將在現有文化項目不斷豐富的基礎上建成神話劇影視基地,像女媧補天、封神演義這類電影電視劇都可以在這裡拍攝。屆時,太陽部落集體驗、文化、影視基地於一身,將成為國內空間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歷史內涵最豐富的文化公園。”泰安太陽部落文化公園負責人孔祥海介紹說。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