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個性墓志銘:海明威稱“恕我不起來了”--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名人個性墓志銘:海明威稱“恕我不起來了”

2013年04月03日15:38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盤點名人個性墓志銘

  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墓志銘別出心裁、風格迥異,仔細琢磨,與這些人自身的性格又非常契合。

  格斯:終於,真正的冒險開始了。

  海明威:恕我不起來了!

  聶耳的墓志銘引自法國詩人可拉托的詩句:我的耳朵宛如貝殼,思念著大海的濤聲。

  蕭伯納:我早就知道無論我活多久,這種事情還是一定會發生。

  司湯達:米蘭人亨利·貝爾安眠於此。他曾經生存、寫作、戀愛。

  牛頓臨終前曾說:“我隻不過是在大海邊撿貝殼的小孩。”然而,大異其趣的是,鐫刻在這位英國大科學家的墓碑上的,卻是:“死去的人們應該慶賀自己,因為人類產生了這樣偉大的裝飾品。”

  數學家馬克勞林是牛頓發現和培養的,他的墓碑上刻著這樣六個大字:承蒙牛頓推薦。

  莎士比亞的墓志銘,據說是他自己撰寫的:看在耶穌的份上,好朋友,切莫挖掘這黃土下的靈柩﹔讓我安息者將得到上帝祝福,遷我尸骨者將受亡靈詛咒。

  世界上最奇特的墓志銘,應該屬於古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他的墓碑上刻著一道謎語般的數學題:“過路人,這座石墓裡安葬著丟番圖。他生命的1/6是幸福的童年,生命的1/12是青少年時期。又過了生命的1/7他才結婚。婚后5年有了一個孩子,孩子活到他父親一半的年紀便死去了。孩子死后,丟番圖在深深的悲哀中又活了4年,也結束了塵世生涯。過路人,你知道丟番圖的年紀嗎?”

  在俄羅斯,有一位年輕的漢學家叫彼德羅夫。他研究魯迅、瞿秋白、巴金、老舍、郁達夫,他一直是個講師,連副教授也沒有做到。逝去之后,在自己的墓碑上隻留下了一個大大的漢字:“夢”。

  魯迅先生生前論敵如雲,遭受四面圍攻,卻愈斗愈勇,毫不手軟,痛打“落水狗”,威風凜凜,剿滅“夏三虫”,勢如破竹。臨終時還意猶未盡,留下遺言:“一個也不寬恕。”頗有來生再戰的意思。

  現代人的墓志銘更加彰顯時代特色,有人寫下這樣的墓志銘:系統已崩潰,等待修復重啟……

  北京青年報

(來源:新民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