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宣紙傳統工藝流程圖(資料圖片)
撈紙最能體現宣紙傳統制作技藝的精髓。
工人在細心編制撈紙的竹帘。手工宣紙能隱約看到竹帘紋。
手工檢料工藝。
碓皮工藝。
沙田稻草
青檀樹
作為中國書畫的主要載體,宣紙承載著中國千百年的書畫歷史﹔宣紙的制作技藝,作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手工造紙的杰出代表。在宣紙漫長的生產、營銷過程中,曾出現汪六吉、紅星、紅旗等老字號品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紅星宣紙逐漸獨霸天下,佔據了宣紙市場的主要份額,成為當代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的首選書畫用紙。近年來,隨著一批批陳年老宣紙屢屢現身拍賣會,備受藏家青睞,紅星宣紙的價格也越來越高,市場上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有些地方甚至一紙難求。優質宣紙,逐漸成為書畫愛好者心中的痛。為此,記者走訪了中國宣紙之鄉——安徽涇縣,並採訪了紅星宣紙的生產廠家中國宣紙集團公司董事長胡文軍。
宣紙現狀:價高紙難求
記者(以下簡稱記):市場上為什麼會出現買不到紅星宣紙的狀況?中國宣紙集團對產品的流向有沒有監控?
胡文軍(以下簡稱胡):中國宣紙集團公司在全國設立了19個總代理區域,下面再設立二、三級代理商。與總代理區域平行的還設立了如榮寶齋、朵雲軒、西泠印社等直供店。公司生產的宣紙就是通過這些渠道流向全國市場。但由於紅星宣紙產量有限,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所以就出現了市面上一紙難求的現狀。
記:紅星宣紙價格每年都在漲,是否有資金介入炒作?這種炒作對於宣紙這一傳統的手工技藝行業利弊如何?
胡:從公司的營銷理念與策略來說,我們紅星宣紙嚴控炒作。宣紙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文房四寶之首,自然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所以受到市場認可和資本追捧。但公司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如果我們任游資、熱錢介入,我們就沒盡到應有的責任。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公司也是在和資本博弈——嚴格控制價格、控制銷售渠道,保証書畫家的用紙供應。
記:宣紙曾是出口創匯的產品,現紅星宣紙供應國內市場的份額有多少?
胡:紅星宣紙在上世紀80~90年代,大部分產品供應以日本為主的東南亞市場。隨著中國文化大繁榮,國內需求大增。現在的情況是:絕大部分供應國內市場,隻有四分之一不到的產品出口。
收藏新寵:越老越值錢
記:紅星宣紙因其獨特品質,除了在書畫市場上消耗外,近年逐步進入了收藏領域,您怎麼看?
胡:紅星宣紙進入收藏領域,我覺得很正常。因為它具有獨特的價值內涵而值得收藏。一、宣紙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寶貴的財富﹔二、宣紙承載著中國獨特的文化產品、文化現象,是中國書畫藝術、傳統文化的主要載體﹔三、具有資源稀缺性﹔四、宣紙越陳越好,保存條件簡單,自然增值,像老酒一樣。
記:說到宣紙越陳越好,書畫家很有體會。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胡:從科學的角度說:剛生產出來的紙還有火氣,纖維還不夠綿潤結實,隨著存放時間的增加,紙纖維和空氣自然氧化,綿潤的感覺越來越好。所以五年和十年的紙,書畫家使用的潤墨效果就大不一樣,這就是陳年老紙為什麼受書畫家追捧的原因。從宣紙的制作工藝來看:宣紙從原材料的制作到成品大約需要三年,稻草放在室外的石灘上日晒雨淋,就是利用自然光照達到自然漂白、醇化的過程。成品以后的宣紙存放就是讓紙纖維進一步醇化,達到理想的潤墨效果。
記:近年來中國宣紙集團公司生產了多款紀念宣紙,效果怎樣?
胡:這幾年公司在企業發展和產品上都面臨轉型。市場需要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所以紀念宣紙應運而生並受到市場熱捧。我認為原因有三:一是題材好,公司利用國慶60周年、建黨90周年等有紀念意義的題材開發產品﹔二是定位高端。我們不計成
本地精選原材料、精選技師來制作,相當一部分是使用老紙回籠制作,所以質量非常好﹔三是限量供應。
規劃:5年后產能翻一番
記:紅星宣紙的供不應求是客觀現實,公司在這方面有沒什麼措施和規劃?
胡:由於宣紙生產具有很強的地域性,產量不可能無限發展,資源畢竟有限。從2012年開始,公司做了發展規劃,現在建立了萬畝青檀林、百萬噸的燎草基地,加強員工技能培訓等。預計今年產量達到700噸,5~8年后爭取產能翻一番。當然,即使產能翻一番,也很難真正滿足市場的需求。所以,我們建議書畫練習使用普通書畫紙,藝術創作才用真正的宣紙。
記:市場有沒假貨,怎麼保証消費者買到的是真正的紅星宣紙?
胡:用檀皮和沙田稻草為原材料做出來的紙和用龍須草、毛竹等原材料做出來的紙,在外行人看來都一樣,要分辨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紅星宣紙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工藝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幾乎不可復制。但客觀點說,市場上也有假貨,公司也在打假。在公司的網站上有經銷商的名單,隻要在這些正規渠道買到的紙,我們公司絕對保証是真品。
記:對於傳統工藝的傳承,有什麼困難?
胡:傳統手工藝,首先要有人干,才能談傳承。中國宣紙集團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主要傳承單位,技藝傳承是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紅星宣紙完全手工操作,工人很辛苦,招工難。我們在提高工人的勞動待遇、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記:作為傳統產業,公司在改善工人工作環境以及宣紙制作工藝方面有沒有做些現代化的改進?
胡:在保証宣紙品質不變的前提下,很多方面都可以做些人性化的改進創新。工人冬天在水槽裡面撈紙,山泉水很冷,我就讓他們在裡面加一點溫水進去,那就舒服多了。我們很多發明創造都拿到了國家高新技術獎。但我們的核心技術如原材料加工、手工撈紙工藝等是堅決不能改變的。
小知識
宣紙為什麼以“刀”來計量
宣紙最后一道工序是用剪刀手工剪切,而非機器剪切,一刀是100張。
為何稱宣紙:
宣紙“始於唐代、產於涇縣”,因唐代涇縣隸屬宣州府管轄,故因地得名宣紙。也有人根據清代鄒炳泰所著《午風堂叢談》稱“宣德紙”為“宣紙” ,認為宣紙之“宣”, 取自宣德年號。
記者手記:
按2008年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宣紙國家標准,隻有採用產自安徽省涇縣境內及周邊地區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不摻雜其他原材料,並利用涇縣獨有的山泉水,按傳統工藝、配方生產的紙才能稱為宣紙。
宣紙的生產需要18道工序,100多道操作過程。宣紙按原料分為綿料、淨皮、特種淨皮(簡稱特皮)三大類。
記者在涇縣採訪了解到,由於沙田稻草需要在室外攤晒,場地空間大,制作周期長,所以除了紅星等幾個大品牌在原料上使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外,大部分小廠和小作坊通常使用龍須草等現成紙漿加入少量青檀皮制作“宣紙”。
怎麼區分宣紙的好壞
記者根據一些畫家的經驗以及自己畫畫用紙的心得總結:
一摸:好宣紙摸起來紙質綿韌,手感潤柔,紙面平整,有拉力。
二看:拿紙對著光線,如果紙面上出現很多隱約的“雲朵”,表示檀皮料比較多,潤墨效果好。
三抖:拿一張紙輕輕抖動,聲音沉悶為好,如果嘩嘩作響則為差紙。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試紙,分別用筆蘸濃、淡墨色畫在紙上,好紙的潤墨效果為:濃墨烏而不澀,淡墨淡而不灰。再用濃、淡墨色重筆畫上去,好紙的筆墨層次清晰,積墨時筆筆分明,有干濕濃淡的墨色變化。差的紙筆痕交疊處顯得模糊,糊成一團,沒有“墨分五色”的層次變化。
試紙最好是等干后看效果,紙干后墨色不變灰方為好紙。一些差的紙為增強潤墨性,摻進碳酸鈣等化學漂白物質,紙質易風化。選紙的時候要注意區分。
鏈接:紀念宣紙
為促進兩岸文化發展與交流,“中國心·台灣情——2012兩岸書畫名家大展”在台灣地區成功舉辦,為了紀念這一文化盛事,中國宣紙集團年底將推出特別紀念宣紙。圖為台灣地區嶺南畫派名家歐豪年的題字以及紀念宣紙的包裝木盒。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