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作家計劃回山東周村 搜集材料撰寫回憶錄--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英國女作家計劃回山東周村 搜集材料撰寫回憶錄

2013年04月10日20:17    來源:中國網    手機看新聞

  為圓一個英國女作家的周村夢今年75歲的英國女作家希茹蘭,將於近日踏上到中國周村,完成她們一家人70年來的周村之夢旅行。她是英國人,但她和兩個姐妹都出生於山東周村,父親希榮德是英國傳教士和醫生,1935年—1942,及1946年在周村復育醫院任醫師和院長、復育醫師學校教授兼校長。她們的母親曾經在周村教會、周村光被學校、周村幼稚園工作。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希榮德院長全家被日軍關押,后押往上海集中營。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希榮德全家回英國。1946年,希榮德重返中國,先到周村主持恢復復育醫院工作,后到齊魯醫院任醫師,后代理院長職務。1948年,濟南被解放軍攻克,被迫回國。

  希榮德院長一直渴望有機會重返中國周村,探訪復育醫院和周村的朋友們,但始終未能如願。1985年,在英國聖安德魯斯市因病去世。在周村工作期間,希榮德大夫與周村的周博士(復育醫院)、劉漢民醫生(東海醫院)、高曰潭先生(郵政局)、王會澤醫生(會澤大藥房)、吳士榮先生、高允仁先生等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希茹蘭是希榮德的次女,1938年生於周村。1946年回英國。后來擔任教師工作,退休后一直從事寫作和研究,並撰寫回憶錄,已經出版有《風雨家書》等多部著作。

  最近,她又在英國知名大學讀博士,准備撰寫新著,這次到山東搜集資料,准備撰寫論文和回憶錄。她說:“自我出生以來,周村就是我的家。我們一家對周村有很深很深的感情。”她希望周村老人中有與他父母親是同事、朋友、醫患、師生關系的,或者認識她們姐妹的,在她到周村考察期間,能夠為她提供回憶、文字、圖片或者其他資料,圓她一個溫馨、甜美、完整地周村故鄉之行夢。

  希榮德院長一家在中國的經歷,特別是他們參與救治抗日戰士的過程,是三四十年代周村社會歷史的真實記錄,填補了周村抗戰歷史的資料空白。從一點來說,他們對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有偉大貢獻的。我們借希女士來華機會,搭建中英兩國人民之間往來的橋梁,加深我們之間的文化交流,豐富周村魯商文化內涵,為世界和平作出努力。

  (張紅霞)

(來源:中國網)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