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新世紀聯合觀影NO.401《毒戰》 77分
不銀河 70%
題材改到內地后,無論演員、故事都有點水土不服
很銀河 30%
保持了銀河映像的風格特點,很有杜琪峰的導演風格
以杜琪峰為“首領”、韋家輝為“頭腦”的銀河映像,是九七回歸以來香港電影的中流砥柱,並以風格化的影像風格贏得了不少影迷的贊許。“北上神州”后陸續創作出《蝴蝶飛》、《單身男女》、《高海拔之戀2》等愛情片,只是口碑不一。新作《毒戰》終於回到了主創拿手的警匪片題材,觀眾贊許其“尺度真大,最后槍戰真爽”,本報觀影團給予了77分的平均分。我們的問卷特設了關於《毒戰》與杜琪峰之前的作品相比較的問題,大多數觀眾認為該片沒有了過去“銀河”作品的特質。
演員不搭調
以杜琪峰、韋家輝為首的銀河映像,雖然也陸續創作了《孤男寡女》、《瘦身男女》等都市愛情片,但最為人稱道的還是《一個字頭的誕生》、《非常突然》、《PTU》、《槍火》等警匪片,不過受限於內地的電影審查,盡管杜琪峰在數年前就已經前來內地合拍了《蝴蝶飛》,但直到這部《毒戰》才是他最拿手的警匪類型片。
本片是典型的警匪類型片,並將過往杜琪峰的警匪片的一些痕跡移植過來,比如多方人馬的狹路相逢(《鐵三角》),比如很意外的結局(《非常突然》),甚至是黑幫與警方的合作(《黑社會2》)等,且這些元素被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也難怪,本報觀眾在本片是“黑社會3”還是“內地版《非常突然》”的看法上分歧很大,這也說明了《毒戰》其實不是簡單地重復著杜琪峰、銀河映像的過往作品。但也有一些觀眾表示,“故事改為到內地后,覺得故事、演員不是很搭調”。
悲觀宿命論
杜琪峰及銀河映像的作品最為人稱道的是其以黑色為基調的動作片,本報觀影團的團員們大部分都看過5部或以上的杜琪峰或銀河映像作品,且絕大部分都“很喜歡”銀河映像的典型風格:黑色、悲觀宿命、男性情義等。
《毒戰》也充滿著這種黑色的基調感。最明顯的是武警夜襲制毒工廠的戲:夜幕掩飾下的炸門、開鎖,進入制毒工廠,與大聾小聾展開一連串的槍擊、掩護、逃亡的戲,短短的幾分鐘基本上沒有台詞,但通過人物的動作而使緊張感十足。高潮戲的校門口大戰則是將黑色、宿命、情義等元素糅合在一起,大聾小聾與蔡添明、七兄弟、警察等狹路相逢,來自於不同陣營的四路人馬在校門口展開了“非常突然”的激戰﹔盡管七兄弟之間還存在著杜琪峰過往作品的常見情義,但因為蔡添明的一再“反骨”而將情義埋葬……
觀眾最喜歡的兩個場面,無論是高潮戲時的學校門口的狹路相逢決戰,或者是中間部分孫紅雷、古天樂見哈哈哥、假扮哈哈哥的那一幕,也都帶有著黑色幽默的色彩,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觀眾對於銀河映像的喜好。 □阿木
【觀眾意見】
《毒戰》名字很貼切,前半部“毒”,后半部“戰”,前半部是內地電視劇,香港七人組出來才回歸“銀河映像”。(75分)
合拍片少了香港味,多了內地味。孫紅雷扮演的警官還是很有氣場,相比起來香港的毒販反而沒有突出的人物,唯一一個古天樂還是扮演的俘虜,充分証明了,內地力壓香港的局面。(70分)
讓人出戲的內地大咖太多了。有這個必要嗎?(68分)
銀河映像警匪片成功打入內地市場的作品,將《非常突然》、《PTU》、《黑社會》等港式警匪的風格移植到內地,絕對五星!(92分)
國產山寨版的《槍火》與《神探》的結合,但停車場內一幫大佬走出來的那一幕,還是有著很濃的銀河味道。 (77分)
■ 最出彩
長期擔任喜劇角色的郭濤(《瘋狂的石頭》)、李菁(《倩女幽魂2011》),這次飾演的毒販大聾小聾,一改他們過往的諧星形象。不僅通過燒錢這個片段來表現出他們重情義的心理,又以與特警對峙的場面來表現出臨危不懼的悍匪形象,甚至有觀眾贊許想不到大聾小聾化身為吳宇森的“喋血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