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時任法國總統的希拉克授予趙無極二級榮譽勛位。
昨日,中國美院在85周年校慶館藏展中為趙無極的畫獻上鮮花。
趙無極為香山飯店畫的壁畫。
2005年,趙無極(左)和貝聿銘在紐約。
趙無極和妻子謝景蘭、兒子趙嘉陵合影。
世界抽象派藝術大師、法籍華裔著名畫家趙無極將在天堂中繼續其東西方繪畫的創想。4月9日下午,趙無極因病醫治無效在其瑞士沃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2歲。而昨日,趙無極的母校中國美術學院(前身為杭州藝專)在舉行的85周年校慶館藏展中,為趙無極的畫作獻上了鮮花,以進行特殊的紀念活動。與此同時,記者從中國美院前院長肖峰處了解到,趙無極遺願之一是希望在杭州建立一座紀念館。趙無極的身后事,包括遺產等問題將如何處理也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病情 晚年患上老年痴呆症
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被藝術界稱為法蘭西三劍客。其中,趙無極是第一個進入西方主流美術史的中國藝術家,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同時趙無極又與美籍華人貝聿銘、美籍華人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
長期在藝術天地進行自由馳騁后,趙無極於近年患上老年痴呆症。2011年,趙無極離開他已經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巴黎,前往瑞士,在日內瓦湖邊住下。一同前往的還有他現任妻子、法國策展人弗朗索瓦·瑪爾凱。
飽受阿爾茨海默病困擾的趙無極自三月底以來已經兩度入院,前天下午趙無極因病醫治無效在瑞士沃州逝世。趙無極的兒子趙嘉陵當天証實了這一消息。趙嘉陵稱,趙無極病重期間家人一直陪伴在他身邊。
遺願 想在杭州建造紀念館
趙無極1935年考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得吳大羽指導,畢業后留校任林風眠助教。記者了解到,作為母校的中國美術學院在得知趙無極去世后,專門在正在舉行的85周年校慶館藏展上,為趙無極的畫作獻上鮮花。中國美院前院長肖峰告訴新京報記者,作為林風眠非常喜愛和得寵的學生,趙無極對母校及生活過的故地杭州十分挂念,“他曾告訴我,當年去西方本來只是想到西方看看,沒想到一去就呆在那這麼久”。
與此同時,肖峰還透露,近兩年趙無極兒子趙嘉陵曾向他透露父親的願望,那便是希望在杭州有一座自己的紀念館。肖峰說,趙無極1985年在杭州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趙無極繪畫講習班時,自己曾陪趙探望其葛嶺原住址,“當時趙無極就表示要是能將故居做成紀念館就好了”。
后事 遺產如何處理未披露
近兩年,趙無極作品屢屢拍出天價,去年其第三任妻子弗朗索瓦·瑪爾凱與他兒子趙嘉陵(首任妻子所生)的一場官司也引發藝壇關注。因患上阿爾茨海默病,趙無極已經沒有能力做出決定。趙無極於2011年搬離巴黎,兒子趙嘉陵擔心離開法國是他的繼母想控制父親的作品所有權,而這些作品現在估價至少在幾十個億。與此同時,弗朗索瓦·瑪爾凱還成立了趙無極基金會,這使得她有權處理和出售所有在他們手中的趙無極作品。
為此,去年趙嘉陵向法國當地法院提起訴訟,希望法院判決父親已從法律意義上“喪失行為能力”。去年7月初,巴黎檢察院正式接受了趙嘉陵狀告弗朗索瓦·瑪爾凱“濫欺弱者罪”的起訴,並著手調查。而記者從外媒了解到,上個月趙嘉陵贏得了官司,但更多的有關遺產如何處置事宜並沒有得到披露。
足跡1
北京出生(1921年)
趙無極1921年生於北平一書香世家。趙家為宋朝名門之后,家中藏有米芾和趙孟頫真跡兩幅,趙無極從小即經常賞閱,他對米芾尤為喜愛。
足跡2
南通識畫(不詳-1935年)
趙無極童年時,趙家移居至江蘇南通,他在那裡完成小學和初中教育。他十歲開始畫畫,得到富有的銀行家父親的鼓勵。他的叔叔經常從巴黎帶回仿制名畫的明信片送他,使他很早了解到歐洲繪畫的狀況。
足跡 3
杭州學藝
(1935年-1940年)
14歲時,趙無極通過一個希臘雕像的素描考試被杭州藝專錄取,在吳大羽門下接受了六年學院訓練。六年之中,由素描石膏像、素描模特到畫油畫,其中也學習國畫臨摹、畫法理論及西洋藝術等課程。他的早期作品主要以塞尚、馬蒂斯、畢加索為師,畫風比較接近西方印象派。在杭州讀書時他與后來的首任妻子謝景蘭相識,迎來初戀。
足跡4
香港結婚(1941年)
1941年與謝景蘭在香港結婚。
足跡 5
重慶辦首展
(1941年-1945年)
1941年,趙無極在學校的最后一年隨校來到重慶,被林風眠邀請留校任教,並舉行他的第一次畫展。趙無極后來回顧說:“那些畫,坦白說,受了馬蒂斯和畢加索很大的影響,當時他覺得塞尚、馬蒂斯、畢加索的畫最接近自然。”初涉畫壇,趙無極便顯示出不同尋常的創新精神。1942年,他在中蘇文化協會布置了一個包括林風眠、吳大羽、關良、丁衍鏞以及他個人的作品展,可以說那是中國現代主義領軍人物的首次群體展。1946年趙無極回到杭州藝專,第二年趙無極於上海大新百貨商場舉辦了自己出國前的個人畫展。
足跡6
巴黎成名(1948年-2011年)
自小便接受歐洲繪畫熏陶,1948年趙無極決定親身體驗西方藝術的魅力。他帶著妻子謝景蘭和兒子,還有父母的祝福和資助乘船前往法國,選擇巴黎是因為他喜歡印象派的畫。到巴黎的第一天下午他就直奔盧浮宮看畫。
1948年的巴黎是世界藝術中心,吸引了全世界的藝術家。后來趙無極將家定居在Moulin-Vert路,與著名雕塑家賈科梅第為鄰。初到巴黎,趙無極贏來了獲得聲譽的機會。1949年在獲得素描獎后,他在巴黎的Creuze畫廊辦展,當時國立現代美術館館長為其寫了一段評語:中國的本質,帶有法國與現代的一些層面,趙無極的畫很成功地創造了可喜的綜合。
而與詩人亨利·米修的結交也給趙無極帶來了機遇。趙無極說,亨利·米修很看重自己的畫,1950年亨利把他介紹給彼得·洛爾。而彼得所主持的畫廊,當時展出的都是畢加索、米羅和賈科梅第等大畫家的作品。同一年,趙無極首次參與“五月沙龍”的展出,並從此以后每年都參與展出。
1972年趙無極第二任妻子陳美琴病逝,趙無極創作九米巨畫《紀念美琴》,該作保存在蓬皮杜藝術中心。1973年,52歲的趙無極認識了26歲的法國姑娘弗朗索瓦。4年后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2002年,趙無極被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2006年11月,時任法國總統的希拉克授予趙無極二級榮譽勛位。
足跡 7
北京“獻禮”(1979年、1999年)
趙無極自1964年與貝聿銘相識后便成為好友。1979年,應貝聿銘之邀,趙為北京香山飯店作壁畫。當時貝聿銘稱,凡是其設計的建筑,都應該有趙無極的畫作。
1999年趙無極繪畫60年回顧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回國辦展覽是旅居海外的趙無極多年的宿願,在他藝術生涯達到巔峰、藝術風格完全成熟時,集其60年創作成就的百余幅精品展覽,成為他獻給北京的一份珍貴禮物。
足跡 8
港創紀錄(2005年、2011年、2012年)
香港對趙無極來說也是一福地。他與謝景蘭以及和第二任妻子、電影演員陳美琴的婚禮都在此地舉行。而對趙無極來說更特別的是,在這裡他奪得了世界華人天價王的稱號。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20世紀中國藝術及亞洲當代藝術”拍賣會上,趙無極的作品《1985年6月至10月作》三聯畫被買家以1800萬港元拍得,創下當時華人油畫拍賣的世界紀錄。2011年10月3日,香港蘇富比“20世紀中國藝術專場”上,《10.1.68》以6898萬港元被拍下,刷新趙無極個人拍賣紀錄。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的“20世紀中國藝術拍賣”專場上,總成交價前10名的作品中有6件是趙無極的。
足跡 9
畫“走”世界(1976年-1987年)
1976年至1987年,趙無極的作品先后在法國國立現代美術館、東京、紐約重要美術館做大幅度的展出。自從他和法國策展人弗朗索瓦·瑪爾凱結婚后,他的創作及活動更加豐富,他的畫被更多的藝術評論家認可。
足跡 10
瑞士離世
(2013年)
近年患上老年痴呆症的趙無極於2011年移居瑞士,2013年4月9日他因病在瑞士去世。
趙無極生平
生卒年:1921-2013
出生地:北京
母校:杭州藝專(現中國美術學院)
游學:1948年赴法國留學,后定居並入籍法國。
成就:以中國傳統繪畫底蘊,融入西方現代繪畫和油畫技巧,創作色彩變幻、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作品。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職位、榮譽: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入選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被法國授予二級榮譽勛位、香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日本帝國藝術大獎等。
(李健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