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教寺(資料圖)
編者按:日前,陝西西安市文物局網站11日發布“興教寺申遺相關情況說明”,玄奘法師的舍利墓塔已被列入“絲綢之路中國段首批申遺名單”,而寺內其他一些建筑“由於建筑體量、密度過大,與興教寺塔環境風貌不相協調”將被拆除后重新選址、規劃。興教寺表示目前已退出申遺,而長安區宗教事務局表示,絕對沒拆文物。
【媒體觀點】
近年來,不少與文物有關的景點,被地方政府改造成了“提款機”,在申遺的名義下,保護文物成了商機。此前,安徽黟縣的西遞和宏村、湖北武當山等許多景點,都在升級為世界文化遺產后大幅提高門票價格,地方財政受益匪淺。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邏輯,景點申遺成功意味著人氣的暴漲,也意味著漲價的開始,最終結果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大增。受到利益的驅動,不少地方對申遺都情有獨鐘。
興教寺在當地不是“死文物”,它是傳承文明的載體,延續千年而不絕。現在為了申遺,就想把那些已經融為一體的附屬建筑拆掉,就有可能把興教寺搞成充滿商業味道的“標本”。面對令人擔憂的申遺前景,興教寺方面已經做出“如果拆遷,就退出申遺”的公開表示,對商業開發式的文保做了拒絕。對當地政府而言,與其花大力氣申遺,不如把財力物力投入到保護文物上,讓興教寺的興旺給當地老百姓帶來福祉。在文保方面動輒要大拆大建的政府部門,應該先從理念上“拆除”逐利的“申遺”,才有可能做好文物保護。 詳細
不過,既然都談文化,就不能繞開文化。興教寺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之所以被賦予文化的內涵,不僅是因為有值得特別保護的歷史文物,還因為有連綿不斷的香火承繼與人來人往的生氣,才充分體現出了文化的不朽傳承與持久生命力。而現在寺廟規模至少比數千年前擴大了三分之二,不正是文化勃興與發展的顯示麼?設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目的也是在於存續文化血脈。現在僅為申遺的形式要求,而予以拆遷,就好像要為了制造一具木乃伊,先去將一個活人殺死。這不是緣木求魚麼?實在是有些荒唐。
其實,即便拆遷,申遺也未必成功﹔而申遺如果不成功,拆遷仍會繼續,演繹的還是利益的邏輯。這樣的文化冒險,如果被証明為經濟上的成功與政績上的肯定,就會被不斷復制。有血肉的文化原生態就會被制成一具具文化標本,活躍著的只是文化贗品,這不啻是一場文化災難。詳細
【網友聲音】
【六小齡童】埋有玄奘大師靈骨的西安興教寺正面臨大規模拆遷,當地政府給出的拆遷原因是絲綢之路聯合申遺的需要,據說是投資建設“興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區建設項目”,我的佛友寬池法師作為寺院住持阻止無效,網民們都在呼吁我給予關注,事關重大,我作為一個演員真誠地希望國家宗教局等有關機構及領導出面協調。
【十年砍柴】唐僧在天上得知長安官府要拆掉埋其遺骨的興教寺,找徒兒幫忙。有人告訴他,悟空在五指山勞教,八戒被妖魔殺死扔進黃浦江,沙僧因上訪被逼進了北京久敬庄〝學習〝。隻得去找皇兄李世民,皇兄說:現今大唐故土當政者無所畏懼,他們如果要拆我那座昭陵,我都擋不住,何況興教寺。
【薛蠻子】看了詳細的報道,西安方面希望聯合申請聯合國文化遺產,要把寺院搬遷,房屋建筑拆毀,除唐僧靈塔弧零零保留外,全寺夷為平地,變成綠化地。目的是打造如第二個法門寺一樣的文化地產圈。你們為了申遺幾個臭錢把法門寺已經糟蹋成地攤了。現在要收藏唐三藏了老漢堅決說NO!
【SUERQI】西安的拆寺行徑肯定背后有巨大的利益引擎驅動。到過法門寺的人們一定清楚法門寺的現狀,大規模的拆擴建帶來的就是巨額門票收入,而祖宗留下的那點東西隻能屈居一偶。可以講這不是傳承,而是不扯不扣的褻瀆。興教寺決不能不其后塵。
【聯播四川孟濤】埋有玄奘法師靈骨的西安興教寺面臨拆遷,該寺主持寬池法師高調稱,西安興教寺將退出陝西省絲綢之路聯合申遺。 把原住居民遷走,建古街古鎮﹔把和尚趕走,申報非遺。荒唐之下,盡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