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門1912》開播 何晴:曾力阻黃綺珊整容--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大宅門1912》開播 何晴:曾力阻黃綺珊整容

稱第二部是“恥辱”,第三部另辟蹊徑  《大宅門1912》基本沿用《大宅門》的原班人馬,除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等戲骨之外,更有何晴、張歆藝、王志飛、鞏漢林、郭德綱、於謙等明星加盟。
2013年04月15日07:18    來源:揚子晚報    手機看新聞

  合照從左至右:胡曉晴、何晴、郭寶昌、苑冉

  何晴

  導演郭寶昌十年前首創“宅門戲”並創造了收視奇跡,昨晚,由現年73歲的郭寶昌編劇、執導的《大宅門1912》卷土重來,登陸南京新聞綜合頻道“精品劇場”。昨日,“寶爺”與主創何晴、苑冉,以及《大宅門》主題曲原唱胡曉晴來寧宣傳。寶刀未老的“寶爺”,大腕雲集的明星陣容,以及何晴塑造的溫柔版“楊九紅”都令觀眾對該劇充滿期待。

  郭寶昌自評《大宅門》

  稱第二部是“恥辱”,第三部另辟蹊徑

  《大宅門1912》基本沿用《大宅門》的原班人馬,除斯琴高娃、陳寶國、劉佩琦等戲骨之外,更有何晴、張歆藝、王志飛、鞏漢林、郭德綱、於謙等明星加盟。劇組還耗資兩個億在山東聊城量身定做了場景,佔地300畝的明清中西式建筑仿佛再現當年濟南泉城。不過,老爺子一來就吐槽自己對這個劇名不滿意。“好多人弄不明白,還以為是《大宅門1942》,這不是亂套了嗎?”《大宅門1912》另辟蹊徑寫了1912年到1920年發生的故事,對於這部“宅門戲”外篇,郭寶昌頗為偏愛,“有時候一個月都寫不出一個字來,寫到第三年才有了新想法。”他強調,《大宅門1912》不是前兩部《大宅門》的續集。當年《大宅門》獲得空前追捧之后,潮水般涌現了一大批“宅門戲”,導致觀眾對此嚴重審美疲勞,因此不可能再做續集。

  對於嘔心瀝血開創的《大宅門》系列,郭寶昌最喜歡的還是第一部,對第二部則非常不滿意。“解放以后這一段基本上是歪曲歷史,當時為了通過審查,違背良心做了修改,這是我的羞恥。”他說,一個人可以不說真話,但不可以說假話,假如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夠進行重寫。“但第三部開辟了全新的領域,我特別希望大家能喜歡。”他還透露,《大宅門》的劇名還是自己做夢所得。

  “寶爺”也談到了對當下熒屏雷劇的看法。“觀眾需要搞笑鬆弛,於是大量俗不可耐的電視劇相繼出爐。”對於不斷引發新的吐槽的抗戰神劇,他表示,“真像他們拍的那麼神,還要八年抗戰干嘛?”他認為,歸根結底在於審查歸於嚴苛,“拍什麼都犯忌,創作空間太小,隻好集中拍抗日。胡拍亂拍,這樣的東西應該被唾棄。”提到鐘愛的電視劇,他列舉了《暗算》和《潛伏》。“情節劇中真正寫人物的隻有《潛伏》,接觸到人性最本質的東西。”

  何晴美麗依舊

  為孩子淡出熒屏,新劇塑造溫柔“楊九紅”

  何晴以溫柔恬靜的氣質塑造了秦可卿、李師師、包惜弱等令觀眾至今難忘的角色。昨日現身南京的她依舊靚麗清秀,似乎歲月沒有在她身上留下過多的痕跡。她告訴記者,近年來拍戲很少,之前主要是因為孩子太小。“我要照顧他,不能讓他缺少母愛。現在孩子大了,會選擇一些比較扎實的劇本出演。”何晴最近在公眾視線出現,還是做客好友黃綺珊的電視熒屏採訪。她笑言,跟“黃媽”還是合作電視劇時認識的。“我跟她的性格完全是互補類型,就是比較聊得來。但最近比較少,因為她現在很忙,呵呵。”有意思的是,黃綺珊受到長相的困擾,曾被公司要求整容,征求何晴意見時,何晴極力阻止黃綺珊,“沒必要改變自己,你唱歌的時候很美!”

  《大宅門》中的楊九紅一角之前由何賽飛擔綱,導演透露,“由於何賽飛表示自己年齡偏大不適合演,后來找了何晴。”何晴表示,何賽飛塑造的角色已經深入人心,自己壓力很大。“她演得更潑辣一些,但楊九紅和七爺在一起后,一個女人獲得真愛,洗盡鉛華,會更柔和一些。還有待觀眾的檢驗吧。”郭導則力挺,“何晴在我心目中是非常有魅力的演員,也是我喜歡的女人類型。比較並不科學,每個演員都應去創造自己理解的人物,而不是去模仿。”

  花絮

  張歆藝、王志飛有感情戲

  《大宅門1912》講述了白景琦在山東創立了黑七堂中藥鋪,和發小兄弟田子行展開了正與邪,善與惡的殊死較量。張歆藝飾演的留學回國的女醫生,是陳寶國飾演的白景琦在山東遇到的新戀情。有意味的是,記者從片花中看到,有長達七年愛情長跑的張歆藝和王志飛,在劇中也有一段糾葛不清的感情戲。不過,對於張歆藝和王志飛的話題,導演表示,“這個太敏感,不說了。”此外,由鞏漢林出演的騙子也是郭寶昌著墨頗深的一個角色,“這裡面有我的親身經歷,我曾經被騙得很慘。”

  “寶爺”自述叛逆青春期

  現場有學生記者對郭寶昌導演的中學成長經歷很感興趣。“寶爺”笑稱,自己初中時,除了淘氣就是打架。“跟朋友孩子都說,差不多及格就行了,他們都說我教壞孩子。我那會兒就是堅持不做功課的奴隸,我覺得創新的內涵就是叛逆。”郭導說,自己的功課極差,但卻把99%的時間用來看書看戲,每星期至少看三場戲,五場電影,戲曲芭蕾舞歌劇都看。考電影學院的時候,覺得自己長得跟陳強一個類型,所以就不顧啟蒙老師反對,報了導演系,沒想到一出考場就被告知考上了。 揚子(張楠)

(責編:包銀輝(實習生)、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