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身行頭是在拍未來戰士?
華妃:這次本宮錯了,是真的錯了。 (設計台詞)
一段“抗日女神”視頻,讓抗日雷劇《箭在弦上》招來央視點名批評,讓該劇女一號蔣欣也連累遭觀眾吐槽。昨天華西都市報記者致電蔣欣,因為忙著拍戲其並未回應,工作人員則說:劇是好劇,但會更謹慎選擇劇組。
抗日劇越編越離譜,近日引來包括央視新聞節目批評浮夸。剛剛播畢的《箭在弦上》成為近期觀眾吐槽對象,“弓箭抗日”、“抗日女俠小宇宙爆發”等劇情被網友調侃簡直就是抗日魔幻劇。讓人頗感意外的是,該劇的女主角竟然是憑借《甄嬛傳》走紅的“華妃”蔣欣,昨天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蔣欣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應:今后會更謹慎選擇劇組合作。
遭強暴發狂殺敵
觀眾:看不懂的劇情
在日前央視《新聞1+1》節目中,一段抗日劇劇情遭點名批評:“一位抗日女俠被鬼子強暴后突然爆發,騰空躍起,褲子自動穿好,幾十秒間竟把二三十個日偽軍全部射死……這一情節立刻引發網友吐槽,該女俠也被封為‘抗日女神’。”而這樣的劇情正是出自昨晚剛剛大結局的《箭在弦上》。在最后的一個慢鏡頭裡,該女俠還長嘯一聲:“為什麼?”眾網友紛紛調侃:“這也是我們想問的。”
遭到央視點名批評后,片方緊急發出聲明,承認該視頻片段的確為《箭在弦上》的劇情。不過同時表示,該劇自2012年9月起先后在南方電視台、上海電視台、北京電視台、江蘇電視台等八家地面頻道播出,收視率和口碑都不錯。對於網絡上出現的視頻片段,即劇中角色“徐二航”被強奸片段在最終播出版中根本沒有,此片段在審查時已被刪除。至於為何會在網絡上流出,片方表示並不知情,也會徹查原因。不過據片方初步估計,這是屬於人為蓄意抹黑。
華妃改行神箭手
回應:謹慎選擇團隊
意外的是,憑借《甄嬛傳》爆紅的“華妃”蔣欣居然在該劇中出演女一號“徐一航”,一位擅長使用弓箭的抗戰女英雄。盡管人氣高漲,不過被雷劇拖累,蔣欣也逃不過觀眾吐槽。蔣欣不僅用弓箭對抗槍和大炮,而且多次展現多箭齊發、百發百中特技,讓觀眾看得不可思議。
針對網友吐槽,昨天蔣欣身邊工作人員李小姐回應:“很多都是后期做的效果,劇本上可能不能完全體現,但出來的效果有些的確比較夸張。”據其介紹,這是蔣欣在《甄嬛傳》播出前所拍攝的電視劇,當初正是看中該劇以弓箭抗敵的劇情,而且蔣欣自己也很少出演抗戰劇,才點頭答應。對於“抗日女神”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李小姐也隻能苦笑應對。不過對於今后在戲劇方面的選擇,她說:“現在我們從前期選擇都會更加嚴謹一下,比如導演、搭戲演員都會做探討,畢竟牽扯一些話題,對於蔣欣的發展並沒有幫助。在戲劇方面還是會跟比較專業的團隊來合作,大家都放心。”
但是對於該劇的品質,李小姐還是給出了肯定的評價:“其實電視劇本身相當不錯,或許是部分觀眾帶著先入為主的情緒在觀看。”
主創有話說
編劇“九年”喊冤觀眾根本沒認真看
盡管《箭在弦上》遭遇各種吐槽,不過該劇全國收視率並不低,而且多次沖上部分省市的收視冠軍。近日該劇的編劇九年在接受採訪時,他承認夸張,不過也埋怨觀眾並未認真看。
“弓箭抗日”不切實際這一點,九年說:“其實在第一集就有很長的篇幅介紹女主角們從小是怎麼練射箭的,還有爺爺教她們的一些戰術,這些都為后面的情節埋下伏筆。另外,我們在拍的時候也感到有一些夸張和不合理,前期就刪除了很多鏡頭,如夸張的射箭手法。”
至於“抗日女神”視頻,九年則埋怨:“這三分鐘視頻做得很無聊,拿刪掉的情節說事,太荒謬了,拍戲還不允許人家刪片?寫小說還不允許人家刪字?把這戲看下來的觀眾,評價是不一樣的,比如他們會說:‘整部劇很吸引人,但個別處理是夸張的。’文藝工作者不拒絕批評,但批評一定要建立在某個基礎上。”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
《抗日奇俠》續集送審未過
在這一撥聲討中,因為“手撕鬼子”這樣夸張的劇情,讓《抗日奇俠》意外走紅。據《新聞晨報》報道:2011年該劇播出時在多地成為收視冠軍。劇中抗日英雄個個身懷絕技,飛檐走壁、騰雲駕霧,儼然一部抗日武俠劇。該劇遭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點名批評,廣電總局還對此類電視劇將抗戰和對敵斗爭“娛樂化”的趨勢進行了引導,直接導致該劇的續集未送審成功。
不過日前片方卻發出聲明,稱自己從未拍攝過續集。至於目前市面上流傳的《抗日奇俠2我是傳奇》一劇,並非原制作公司出品,甚至雙方還有為版權問題追究法律責任的趨勢。兩部雷劇,居然還惹出版權糾紛,這讓觀眾在看劇情“一頭霧水”的同時,現實更是看不懂。 華西都市報記者任翔
立即評
雷劇和觀眾的博弈
電視劇劇情胡編亂造、洒狗血,觀眾早已怨聲載道,因為央視和全國媒體的強勢關注,讓火爆熒屏多年的抗戰劇被推到風口浪尖。不可否認的是,精品的抗戰劇也相當多:《闖關東》、《亮劍》、《中國遠征軍》在取得不俗收視率的同時,口碑更是嚇人,許多演員也因為這些電視劇拿到視帝、視后。但要看到的是,雷劇依舊是市場的主流:相似的框架,不同的演員和劇情,一部抗戰劇就登上熒屏。
但同時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觀眾吐槽已經成為一種流行,從某個側面來說,吐槽的劇往往都與收視率畫上等號。在這裡又不得不把《新還珠格格》、《回家的誘惑》等一大批劇拖出來遛遛。播出的時候有才的觀眾神一樣的點評,而且邊罵邊看,看完再罵。原因很簡單,我不看怎麼知道罵什麼。哪怕到現在,這個好笑又好氣的怪圈依舊是觀眾最大的樂趣。至於演了什麼,算了吧!一笑而過。
雷劇和觀眾就好像在進行著一種博弈,他們相互去了,彼此深深相愛。如果有一天雷劇真的從熒屏消失,真不敢想象收視率會跌成什麼樣子。但是我們呼吁各方都要冷靜對待這一問題,片方也需要克制。因為如果實在太爛、太雷,我們每晚都可以到各個社區,看電視劇做自由落體的壯觀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