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標志性的卷曲長發,端坐在高腳椅上的台灣歌手迪克牛仔,即使與記者聊起生活中的趣事,緊蹙的眉頭也不見半點舒展。這個被歌迷親切稱為“老爹”的歌手,一邊聊著自己的音樂經歷,一邊跟記者感慨說,“就像我們玩搖滾的一樣,以前就想著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現在到了這個年紀,就該找點歸屬感,要証明我能留下多少東西”。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三萬英尺》等歌曲奠定了迪克牛仔在歌壇的地位,17日來長錄制《天天向上》的迪克牛仔卻坦言,“有段時間特別討厭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參加什麼活動都被要求唱這個歌,好像我就隻會唱這一首歌似的”。
駐唱經歷
躲音箱背后,避扔上台的煙灰缸
在很多歌迷看來,迪克牛仔悲愴又不失情懷的聲線,是演唱療傷情歌的最佳選擇。《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三萬英尺》等情歌讓迪克牛仔走紅,但他還是習慣把自己歸結在搖滾的范疇內,“確實被歌迷記住的大部分是這類情歌,不能說我不喜歡,歌迷也都有他們自己的評價,但我還是希望有一種風格化的東西”。
25歲,迪克牛仔開始在酒吧駐唱。回憶起酒吧駐唱的經歷,迪克牛仔笑著說,“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生活真的很艱苦。在那裡,觀眾真的就是上帝,你在台上唱得好好的,台下就莫名其妙有觀眾朝你扔煙灰缸,我們不能抗議,隻能躲到音箱背后去,等主持人把場子穩定住了,我們還得接著唱”。
翻唱紅人
酒吧出身,不翻唱就沒機會出道
提及迪克牛仔,不得不提及他的另一個外號:“翻唱歌王”。“開始我們唱自己寫的歌,沒唱幾句就被觀眾轟下去了,大家不聽你的新東西,他們就要聽時下最流行的歌。”迪克牛仔就這樣被趕上了“翻唱”的道,“其實開始我也挺抗拒的,我們明明能寫歌,為什麼不唱?但是后來就妥協了,生活嘛,不就是這樣。但我不搞簡單的翻唱,我得動腦子,我會把我們樂隊的想法加進去,編曲伴奏做些調整,效果也不錯。”
翻看迪克牛仔的代表曲目單,《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夢醒時分》等歌曲都是翻唱歌曲,迪克牛仔說,“有段時間自己特別討厭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參加什麼活動都被要求唱這個歌,好像我就隻會唱這一首歌似的。”迪克牛仔說,有時也厭煩翻唱,“但我是從酒吧出來的歌手,不翻唱根本活不下來。所以可以說,沒有翻唱我就沒有機會出道”。在他看來,“翻唱和原創各有各的難,我這些年也在做原創,如果說翻唱是要唱出不同的味道,那麼原創就是需要自己去創作一種味道,兩個難度都不小。”
音樂理想
現在最想找一點歸屬感
隨著時間演變,迪克牛仔說,他已經被磨掉了很多以前玩搖滾時候的銳利,“因為現在有了家庭,我要對一個家庭負責”。在他的概念裡,責任有兩層含義,既要養家糊口又要証明自己的作品,“以前做音樂就是驕傲地告訴周圍的世界,我是個怎麼樣的人,就是各種飆高音,很粗野的唱法,然后表現出我怎麼怎麼厲害,現在不同了,我最想要的是找到歸屬感,我需要証明我可以留下什麼東西,讓大家記得我是個歌手”。
電視綜藝風生水起,但迪克牛仔鮮少在節目上露面。面對這個問題,他撇撇嘴后自嘲:“可能是因為我長得不太上鏡吧。”他也有關注一些節目,“比如《我是歌手》,舞台、音響、伴奏都是頂級的,我覺得可能錄制一期下來,花費的錢都可以做一張好唱片”。看著林志炫、黃綺珊等歌手依靠這個節目煥發事業第二春,迪克牛仔自稱“很心動”,但隨后又加上一句,“我雖然不會排斥,但難免有心理壓力,所以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勇氣站上去”。 (記者 周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