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大王"葉澄衷熱心教育 澄衷中學培養4萬學生--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時效性強新聞)

"五金大王"葉澄衷熱心教育 澄衷中學培養4萬學生

2013年04月22日16:48    來源:人民政協報    手機看新聞

  筆者早年在收集文史資料時,曾訪問著名畫家陸儼少先生。在談到陸先生的少年經歷時,陸先生告訴筆者,他在上海澄衷中學讀過高中。這所學校的創辦人葉澄衷是位了不起的民族工商界領袖,特別熱心公益事業,在上海等地,開辦了澄衷學堂、澄衷中學等,從這些學校中走出了胡適、竺可楨和包玉剛、邵逸夫等許多著名學者、商業巨頭和文化名人。現將葉澄衷的經歷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家貧如洗 闖蕩上海

  葉澄衷,浙江寧波鎮海人,1840年生。世代務農,一貧如洗。6歲喪父,靠家族親戚資助,9歲入私塾讀了半年書,是個半文盲。11歲時受雇榨油坊當牧童,終日與牛為伴。

  此公天資聰慧,不甘心貧困,1854年14歲那一年,到上海灘闖蕩,先在法租界一家雜貨店當學徒。初涉世面,有了經營頭腦。

  葉澄衷覺得站櫃台,替人打工,收入微薄沒出息,就不當學徒了,17歲時單獨謀生。那時,歐美、日本等國家的外國輪船大量駛進黃浦江,需要生活品和雜貨用品。葉澄衷看准這個商機,租了一條小舢舨(小木船),為人擺渡,同時兜售吃食雜貨。

  一天,一位外國洋行經理哈利搭乘葉澄衷搖的舢舨到對岸辦事,下船時一隻皮包遺落在船上。包內存放重金和文件。葉澄衷並未見錢眼開,而是守在船上,准備物歸原主。哈利的皮包失而復得,對葉澄衷刮目相看,覺得這個小伙子誠實可靠,是可交的朋友,便對他說:“你任何時候來找我,我都會幫你忙的。”他還告訴葉澄衷:“黃浦江上來來往往的各國船隻,都需要五金(機器的螺絲、螺母、齒輪等金屬零件和一些維修工具)。如果你和外國輪船做這種‘五金’生意,會很有發展前途的。”他又補充說,我寫一個証明,他們會知道你是一個誠實的人,願意和你做生意。你會說英語嗎?

  葉澄衷搖搖頭。哈利遂為他指點迷津說:他們不懂你的中國話,生意就很難做下去了。你一定要學習英語。離開之前,哈利寫了一張紙條作為“証明書”。

  “五金”起步 發了洋財

  葉澄衷聽從哈利的勸告,下功夫苦讀英語。他隨身攜帶一本用寧波方言注音的英語注釋,一有空閑便拿出來練習。天天和外國船員打交道,也成為他練習口語的好機會,他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他開始試著和船上的水手們做生意,用食物、淡水和他們交換船上的五金,再加上從洋行經理手中低價買進的一些五金件,葉澄衷在碼頭邊上擺起了一個五金小攤。

  就是這樣一個機遇,被葉澄衷抓住了。他離開了小舢舨,轉而操著帶有寧波口音的英語和外國的水手、商人做起了五金生意。在上海這個冒險家樂園裡,葉澄衷的小鋪子仍然只是茫茫商海中的小舢舨,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1862年,同治元年,慈禧太后開始垂帘聽政。葉澄衷想把自己的五金生意做大,正愁缺乏資金時,又一次遇見了哈利。了解情況后,哈利給他提供了一筆無息借款。葉澄衷拿著這筆借款,在虹口的百老匯(今大名路)上,開了第一家由中國人獨資經營的五金商號——老“順記”,專門售賣五金零件、廢舊銅鐵以及洋貨雜物。后來又在北京路上開出了新“順記”,由此他的五金生意越做越大。

  隨著順記五金的發展,葉澄衷穩扎穩打,不僅在上海又開了新順記,還在湖北漢口等地增開了18家分號。“五金大王”的名氣漸漸響亮起來,黃浦江邊搖舢舨的“窮小子”成為了上海的大老板。

  五金商品品種繁多、規格復雜。各店鋪經營的品種又各有重點,不可能配備齊全。面對客戶開出的一攬子要求,一家五金店鋪該如何應付呢?葉澄衷又以自己的厚道和實力,主導確立了同業拆借,這一創新手法甚至沿用至今。

  同業拆借,造福了整個行業。葉澄衷的老順記都是低價拆借給別家,而不向別人拆借。這樣的“五金大王”讓同行們心服口服,也為他日后成為商界領袖創造了條件。

  熱心公益 造福社會

  經營五金成功,使葉澄衷聲名大振。1863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慕名而來,主動向其提出以優惠的待遇,請“順記”作為上海推銷煤油的獨家華商字號。講定每推銷一加侖煤油,葉澄衷可獲取25%的佣金,而且可在進貨3個月之后再付貨款,這對資金並不雄厚的葉澄衷可謂天賜良機。於是,其以澄衷的英文商號名義,與美孚石油公司簽訂了經銷10年的長期合同。當時中國尚未使用電燈,因此煤油燈上市不久即大受市民歡迎,“順記”不僅能在一月內將進貨銷出,而且還可得到兩個月的資金周轉使用期。借此,葉澄衷的生意進入到迅速發展時期。

  1890年,葉澄衷創辦燮昌火柴公司,這是當時上海最大的民族火柴公司,銷量佔到上海市場的三分之一以上。之后,他又在漢口開辦分廠,兩廠日產火柴40余萬盒,行銷大半個中國。另外,葉澄衷還開辦螺絲廠,涉足航運等業務。其經營的錢庄在鼎盛時期一度多達上百家。至19世紀末,葉澄衷所擁有的資本約合800萬銀兩,堪稱巨富。

  葉澄衷身上有兩種性格:一是“敢為天下先”,二是謹慎從事經商。兩者的完美結合,最終讓這位出身貧窮的少年一躍成為“寧波幫”首富。發家致富后,葉澄衷熱心於社會公益,成為一位慈善家。他在上海、漢口、天津、杭州等地招收有一定中文基礎學生,舉辦短期英語培訓班,所有費用均出自他的企業,學習期為一年。1871年,他出資3萬兩銀子在老家庄市創辦了葉氏義庄,幫助窮苦孩子免費讀書,接受英語等現代教育,包玉剛、邵逸夫都是在這家義庄接受了啟蒙教育。1899年,他在虹口張家灣捐地30畝,捐資10萬兩,創建了上海第一所由中國人創辦的進行正規現代教育的學堂——“澄衷蒙學堂”,它就是“澄衷中學”的前身。就在這一年,葉澄衷逝世,享年59歲。葉澄衷逝世后,其家人繼續捐資添辦,造福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100多年來,這所學校為中國培養了4萬多學生,其中不少是著名的學者、科學家和事業家。金寶山

(來源:人民政協報)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