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在北京看過台灣賴聲川導演的“相聲劇系列”的觀眾一定不會忘記趙自強這個名字,他就是和倪敏然一起搭檔演出過《又一夜,我們說相聲》和《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兩部大戲,其中那個有“巧舌如簧”的厲害功夫的演員。后來,倪敏然不幸離世,而趙自強的名字卻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出現了,他不再演出成人話劇,而是組建了自己的如果兒童劇團,現如今在台灣如果兒童劇團是票價最貴、人員最多的兒童劇團,也是很多明星媽媽比如小S、張柏芝等都會經常帶寶寶去劇場觀看的優秀兒童戲劇團體。趙自強曾經在六年前帶著他的兒童劇《朱探長的秘密檔案》在南京一鳴驚人,今年,他把兒童劇《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帶到北京,並帶來了更有意思的“兒童戲劇工作坊”。
最不像兒童劇的兒童劇
六年前,趙自強帶著一出由他編劇的兒童劇《朱探長的秘密檔案》到南京參加中國劇協主辦的國際戲劇節,結果一鳴驚人,這出長達三個小時的《朱探長》是一出含有懸疑、推理偵破、歌舞表演等多種元素的兒童劇,不僅孩子們看得非常認真,就連大人們也看得聚精會神。在這出戲裡,朱探長帶領他的警員尋找凶手,在中場休息的15分鐘裡,大廳擺放出七個嫌疑人的紙箱,記者在現場看到,家長們都是在和孩子們進行一番縝密分析和激烈討論之后,帶著自己的孩子去投票,隨后緊張的下半場演出開始,令人驚詫的是最后的結果出乎意料,全場觀眾僅有6位猜中凶手,於是在全場的掌聲中,6位猜對獲獎的小朋友上台領獎。這出兒童劇,不但是演出時長創了紀錄,雖然如此全場也沒有觀眾退場,此外更重要的啟示,就是兒童劇不但是給孩子看的,也是給大人看的,很多沒有帶孩子來的大觀眾也是津津有味地看到完。
在以一出“不像兒童劇的兒童劇”《朱探長的秘密檔案》打開大陸的知名度之后,趙自強帶著他一手創立並擔任團長的台灣如果兒童劇團和中國兒藝的互訪緊密合作,連續三年分別帶來了《隱形貓熊在哪裡》、《狗狗Lucky歷險記》和今年帶來的《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等多部精彩的兒童劇,在中國兒童劇場的演出同樣火爆,一票難求。今年如果兒童劇團還帶來了更有意思的“兒童戲劇工作坊”,並促成了和中國兒藝共同合作的“海峽兩岸兒童戲劇工作室暨交流平台”。中國兒藝的優秀劇目也獲得台灣如果兒童劇團的邀請,將一出《皮皮貓和憨憨鼠》帶到台灣。這些優秀的劇目不僅讓孩子們大開眼界,也讓我們看到了幕后的兒童戲劇工作者的敬業、責任感和豐富的想象力,正是他們為孩子們帶來了偉大夢想。
在趙自強的如果兒童劇團,經常還會請來很多大明星客串,比如這次帶來的《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裡扮演皇后一角的郎祖筠,她曾在話劇《寶島一村》中扮演歇斯底裡的趙太太﹔《搶錢的世界》中扮演女律師,在台灣她也是徐若瑄、 奇隆、張惠妹、楊丞琳、王心凌、明道、阿杜、吳克群等等眾多明星的表演指導老師。由她創辦的春禾劇團也是台灣當代重要劇團之一。而他們所做的“兒童戲劇工作坊”就是由劇團的主演帶著孩子們做游戲,讓羞澀不好意思說話的孩子大聲喊出來,讓孤獨的小孩子有團體協作精神。
每個大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孩
1984年,19歲的趙自強就加入了被譽為“台灣現代劇場始祖”的著名劇團蘭陵劇坊,從此以后便在舞台上創造出無數經典的角色。29歲參與台灣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的演出,與賴聲川導演合作《一夫二主》、《暗戀桃花源》、《又一夜,他們說相聲》、《千禧夜,我們說相聲》等演出。1992年,他與賴聲川導演合作超級電視台八點檔電視舞台劇《我們一家都是人》的演出,之后逐漸成為一位跨足舞台、電視、電影、廣播、主持、廣告等全方位的台灣知名藝人。
但從2000年開始,趙自強轉型專心從事兒童劇創作,“這是源於有一次我去醫院為病童演出,看到那些生病的小朋友很開心,給了我挺大的觸動,而我在電視兒童節目《水果冰淇淋》這檔節目中,以‘水果奶奶’這一角色連續兩度榮獲‘電視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主持人獎’,可以說有些經驗,所以就開始轉型兒童劇。”
和趙自強聊天是件開心的事兒,他的很多表達都很“孩子化”,比如他會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次來北京演出,在金魚胡同口看到過一個小男孩用山東話罵人,“好可愛呦,我那麼親切的家鄉話被這樣說出來!”而他的長相正如他自嘲的“像個老太太”。趙自強的性格很好,他自己也承認“從小到大都從來沒有跟別人吵過架,我最怕別人吵架,看到有人吵架就繞開走。”也許正是因為趙自強隨和溫潤的性格,才使得他的團隊整體看起來非常齊心和溫暖,在給記者觀看《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片段時,當演到皇后拿起有毒蘋果時,工作人員會適時給記者送上包裝精美的紅蘋果,這時候演出告一段落,台上的演員和台下的工作人員喊出他們的口號:“吃蘋果,看‘如果’!”
趙自強今年50多歲了,而他的小孩才隻有兩歲,雖然他自己創作兒童劇,每一部戲都洞悉了兒童的心理,但他卻從未有過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經驗。趙自強說:“我看過《卓別林傳》,其中有一點卓別林就談到說‘我一點都不喜歡孩子,但我相信我們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同樣在我的戲裡,也是希望小孩子無憂無慮,沒有那麼多的規矩和不准,多一點時間可以去浪費。我從孩子們身上也學到很多東西,有一天我的朋友在台灣騎摩托車趕路,在等紅燈的時候,他很著急,但他的孩子卻突然叫他去看路邊的小花,這就是孩子的視角。我那時候就在想,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不注意身邊美好事物了呢?”
生存壓力下也不做媚俗之作
在台灣所有劇團都是民營的,因此生存是擺在每一個劇團面前的頭等大事,趙自強的如果兒童劇團在台灣沒有固定的演出劇場,劇團大部分都是行政人員組成,租辦公室的費用開支是最大的成本,每次演出時劇團會臨時招募一些導演和演員,因此趙自強非常羨慕大陸的國有劇團能獲得國家那麼多財政支持,辦公和演出場地也不用花錢。但同時,可能正因為有這份市場的危機,台灣這些劇團的作品才更接地氣兒,市場的生存是要靠作品來說話的。
和我們很多民營劇團都要靠演喜劇才能生存不同,台灣的劇團會有很豐富的作品呈現,雖然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但他們的作品卻不會因節省成本而顯得粗糙,更不會加入“狗血劇情”去博得大人孩子們的開心,趙自強從建團開始就提出了“互動而不是亂動,要感動而不是暴動”的理念,“最開始的時候,也會有邀請方跟我們提出劇情裡要加一首歌,讓演員下台來和孩子互動一下等要求,但我們做兒童劇的標准不只是讓孩子開心,不要不痛不痒的講一個故事,而是要帶給孩子深層的感動。比如《白雪公主》是我們做的一個‘公主系列’,很多家長和孩子看完之后都是眼含熱淚,我們要和孩子分享這個故事中‘小人物也可以幫助別人,小人物夠勇敢也有大力量’的道理,要的不僅僅是劇場效果。”
趙自強也看過很多大陸的兒童劇,兩相比較時,趙自強說:“台灣戲劇和大陸的戲劇很不同,台灣的作品就是“輕功高手”,有著四兩撥千斤的輕巧,它往往會顛覆原來的故事,或者從原著中選取一個角度一個人物去做戲,比如我們正在醞釀的一個戲是講豬八戒‘二師兄的生活哲學’。而大陸的作品就會像《西游記》這樣,都是在老老實實講故事,像一個“內功高手”,注重的是完整的結構和深刻的故事內涵。”
(記者 和璐璐)
(來源: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