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劉歡)《催眠師手記》電子版天翼閱讀首發儀式28日在2013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舉行。該書作者高銘化身“盜夢高手”,探尋都市人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被稱為“國內第一部心理推理紀實檔案”。
高銘是作家,更是社會觀察家。他發現在當下社會,人們往往忽略對自己內心的關注,長此以往,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社會心理問題。因此,他懷著強烈的好奇心深入催眠診所、心理診所,歷時三年,獲悉珍貴的一手資料,完成了《催眠師手記》。
該書以催眠師為第一人稱的方式,記錄了十余個被催眠者形形色色的心靈,逐步挖掘被催眠者埋藏於內心深處的隱秘:一個優秀運動員總是對自己超強度地殘酷訓練,只是企圖回到自己巔峰時的記憶﹔一個女孩子熱愛黑色、恨不得自己也變成黑色,是因為她從小就被忽略無人關愛﹔一個出家的僧人無法忍受內心痛苦,原來他的出家只是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
這些奇奇怪怪的病態人格,引發了讀者的好奇,這都是真實的案例嗎?對此高銘作出肯定地回答,書中每一個案例都來自於現實,只是在寫作中增加了更多的細節。他告訴讀者,創作《催眠師手記》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激發讀者把自己的內心擺在鏡子前的欲望,觀照內心與探索外部世界同樣重要。
現場有一位讀者,認真地與高銘探討起了夢境的分析是否有效的問題。高銘解釋稱,就連弗洛伊德對於夢境的解析都是牽強的,正確率隻有30%,很多方式錯誤且無效。“但弗洛伊德是目前已知效果最好的,至今還沒有人能超越他”,高銘表示。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