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史泰龍與施瓦辛格互相競爭的日子 老驥伏櫪惺惺相惜

2013年11月05日10:09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他倆的對戰,我們的青春

  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

  1946年7月6日生於美國。

  身高:178厘米 體重:80公斤

  公認特征:下垂的眼角,含糊不清的發音

  代表作:《洛奇》《第一滴血》系列

  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

  1947年7月30日生於奧地利。

  身高:187厘米 體重:105公斤

  公認特征:犀利的眼神,奧地利口音

  代表作:《終結者》系列、《鐵血戰士》《真實的謊言》

  “合體”對戰,雙贏

  2010年,還在當加州州長的施瓦辛格跑來《敢死隊》裡客串,這是他和史泰龍出道以來首次在一部電影裡出現。影片在北美和全球取得成功。在2012年的《敢死隊2》中,史泰龍把施瓦辛格的戲份增加到配角,終於在同一個畫面裡並肩作戰(上圖)。

  在錄像廳,在電影院,在VCD裡,史泰龍與施瓦辛格曾深深影響過一代中國觀眾。然而,兩人自出道就一直是競爭關系,就像史泰龍接受採訪時所稱,“我們相互討厭對方20年,但好的‘敵人’很難找到,我們欣賞對方也正是因為競爭。”

  史泰龍比施瓦辛格大一歲,1970年,兩人同時成為電影演員,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兩人主演的動作片在票房、題材、風格、造型等各方面展開了直接或間接的競爭。面對競爭,兩人也經常互開玩笑,1993年的《幻影英雄》中,男主角帶著施瓦辛格進音像店,發現《終結者2》海報上頭像被換成史泰龍,施瓦辛格還大贊后者“演技一流”﹔史泰龍接受採訪時曾稱,自己最喜歡的施瓦辛格電影是《威龍二世》——片中施瓦辛格扮演一個懷孕的男人。

  細數以下代表作,讓我們來一起回顧史泰龍與施瓦辛格互相競爭的日子。

  (注:片名括號后均為北美票房,以美元記。數據來源於boxofficemojo網站。)

  ■ 逸聞趣事

  《魂斗羅》的鼻祖

  在《敢死隊》之前,史泰龍與施瓦辛格從未在同一部電影中出現,1987年,日本游戲公司推出《魂斗羅》(右小圖),將兩人形象安排在一起讓動作影迷過癮。

  游戲中,長得像施瓦辛格的比爾·雷澤,用的是《獨闖龍潭》中約翰上校(大圖右)的形象﹔長得像史泰龍的叫蘭斯·比恩,原型是《第一滴血》中的蘭博(大圖左)。

  ■ 逸聞趣事

  老驥伏櫪惺惺相惜

  上圖是網絡流傳的一張著名合影。據說,這是施瓦辛格帶著拍《背水一戰》的肩傷去醫院動手術,碰見史泰龍也來治療拍《敢死隊》時留下的后遺症。兩位動作英雄躺在病床上惺惺相惜,似乎也印証著兩人的動作片英雄生涯進入尾聲。

  史泰龍

  1976年《洛奇》

  (1.17億)

  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此后再沒染指過奧斯卡。

  1982年

  《第一滴血》

  (4721萬)

  孤膽英雄蘭博開啟系列,引進中國贏得大量粉絲。

  1985年

  首次對戰,史泰龍贏

  1985年,施瓦辛格主演的《獨闖龍潭》和史泰龍主演的《第一滴血2》進行了首次“隔空對戰”,故事同樣講的是退伍軍人,都是赤裸上身的精壯大漢和重機槍上身。由於《獨闖龍潭》並非續集,施瓦辛格在美國也還算新面孔,此番票房戰輸給了《第一滴血2》。

  《第一滴血2》

  (1.5億)

  該片創下了史泰龍的個人票房最高紀錄。

  1986年

  《浴血擒魔》

  (4904萬)

  軍人變警察,戴墨鏡、持輕機槍的海報風靡全球。

  1988年

  《第一滴血3》

  (5371萬)

  展現了對系列電影和政治議題的愛好。

  2012年

  《赤警威龍》

  (948萬)

  單打獨斗的動作片,無法匹敵“敢死隊”系列。

  1990年

  《洛奇5》

  (4094萬)

  洛奇系列被吃干榨盡,票房大跌,暫不再拍。

  1991年

  《彈指威龍》

  (2356萬)

  嘗試耍寶類喜劇片。

  1993年

  《絕嶺雄風》

  (8404萬)

  衰落前,拍出最著名的攀岩電影。

  1995年

  《特警判官》

  (3469萬)

  開始進入個人衰退期。

  2000年

  《大開殺戒》

  (1946萬)

  同期主演的部分影片,票房甚至隻有幾萬。

  2006年《洛奇6》

  (7027萬)

  重振雄風,開始掌握“懷舊+品牌”這兩大利器。

  施瓦辛格

  1982年

  《野蠻人柯南》

  (3956萬)

  主要展現肌肉,演技、對白並不重要。

  1984年

  《終結者》

  (3837萬)

  成名作,片中產生了經典的“我會回來的”。

  1985年

  《獨闖龍潭》

  (3510萬)

  這是施瓦辛格與史泰龍的首次肌肉英雄“隔空大對戰”。

  1987年《鐵血戰士》

  (5973萬)

  其票房號召力開始逐步展現。該片也開啟了多部續集和衍生作品。

  1988年

  《龍兄鼠弟》

  (1.11億)

  改演喜劇,開創“肌肉男賣萌”新天地,票房大好。

  1990年

  《全面回憶》

  (1.19億)

  逐漸進入了個人事業高潮期。多年后,該片被翻拍。

  1991年

  《終結者2》

  (2.04億)

  創下個人票房最高紀錄。

  1994年

  《真實的謊言》

  (1.46億)

  間諜動作片,當年在中國也紅極一時。

  2000年

  《第六日》

  (3460萬)

  事業開始自然衰退,但似乎比史泰龍慢一點。

  2003年《終結者3》(1.5億)

  當州長前最后一次接拍大投資電影,全球票房4.3億。

  2003-2011年

  人生大片!

  加州州長!

  2012年

  《敢死隊2》

  (8500萬)

  兩人並肩作戰,令影迷熱淚盈眶。

  2010年

  《敢死隊1》

  (1.03億)

  集結動作片黃金年代的老炮們,獲得成功。

  2013年《背水一戰》

  (1205萬)

  卸任州長后的首部單打獨斗作品,但他和史泰龍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今的主流商業片市場上,老人家已不是年輕觀眾的菜了。

  ■ 逸聞趣事

  都有“專屬漢譯”

  從《終結者》開始,隻要是施瓦辛格的影片在台灣地區上映,均會被翻譯成“魔鬼XXX”,比如,這部片就譯為《魔鬼終結者》。史泰龍也有自己的“專屬漢譯”——“XX威龍”,今年在內地上映的《Bullet to the Head》(直譯為“子彈爆頭”)就被翻成很懷舊的名字《赤警威龍》。

  喜劇對戰,施瓦辛格贏

  1988年,施瓦辛格在喜劇片《龍兄鼠弟》中的耍寶(左圖)贏來了1.11億美元票房。1991年,史泰龍借喜劇片《彈指威龍》(右圖)拓展戲路,但票房隻有2356萬美元。

  2003年,共和黨候選人施瓦辛格贏得了48.7%的選票,於11月17日開始任美國加州州長。2006年11月7日,他又以55.9%的得票率連任,2011年1月3日才結束任期。從奧地利移民(1983年獲美國公民身份)到好萊塢明星再到加州州長,施瓦辛格是“美國夢”的最佳實踐者。他被公眾認可的不僅是電影中的肌肉,更重要的是他那股日耳曼民族堅忍不拔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任州長期間,最讓施瓦辛格感到驕傲的成就是簽署《議會32號法案》,該法案使得加州成為美國首個對工廠、發電廠以及冶煉廠的溫室氣體實行強制性控制的州。此外,他還頒布了多個環境法律,在任時被稱為“綠色州長”。由於金融危機,他卸任時加州有200億美元的財政赤字。

(責編:陳苑、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