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簽字版袁大頭市值幾十萬元
一提到銀元收藏,也不得不提“袁大頭”。近五年的時間,民國年間的“袁大頭”可謂漲跌不停。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袁大頭”的收藏依然有較大的價值空間。
價格不穩 收藏市場隻增不減
由於收藏“袁大頭”的門檻較低,因此這個領域的火爆程度一度可與郵票市場相媲美。特別是在2005年~2011年,不斷上漲的紙幣收藏價格顯現出了超強的賺錢效應,吸引了眾多投資者投身其中。“袁大頭”也未能在本輪下跌中幸免。據山西古玩城“康園”主人老康介紹:“袁大頭”2008年初市價410元/枚,2011年最高一度被炒到880元/枚,目前已經回落到630元/枚。從2012年年初開始,國內的錢幣收藏市場就表現出明顯的下滑勢頭。進入2013年以后,市價徘徊在600元/枚上下。
市價走高 還數稀世品種
在經歷了兩年前白銀價格的波動之后,今年初以來,“袁大頭”的市場價格持續平穩,一些細分幣種出現了上漲的勢頭,尤其是“袁大頭”中比較稀世的品種。如面值壹圓的普通版“袁大頭”2005年的價格在60元上下,到2006年就漲到120元左右,而現在少於200元根本買不到﹔面值五角的“袁大頭”也由2005年的300元左右漲到了現在的500元。
我國近代的銀元有許多珍品,著名的有:廣東省造庫平壺兩壽字銀幣﹔陝西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湖南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奉天造一兩光緒元寶銀幣(光緒29年)﹔福建官局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銀幣﹔中華民國21年“金本位”銀幣(三種)﹔中華民國15年、18年孫像試鑄壹元銀幣(兩種)。這些銀元極罕見,因此價格也就水漲船高了。如甘肅省鑄造發行的標有“甘肅”字樣的“袁大頭”目前的成交價在3500元左右﹔鷹洋邊、T字邊、光邊邊齒的銀元現在每枚均突破了萬元大關。最珍貴和罕見的是民國三年的簽字版壹圓(袁世凱像右側刻有意大利雕刻專家魯爾治·喬治的拉丁簽名“L· GioRGi”),更是近代銀幣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估計目前的價格在幾十萬元。
去偽存真 外形重量是關鍵
據老康介紹,“袁大頭”有500多個版別,作為普通收藏投資者,要想在收藏“袁大頭”時達到投資增值的目的,除注意銀元的品相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把好質量關,把仿品拒之門外。那麼,如何辨別“袁大頭”的真假呢?
首先看外形:看外形結構,真的“袁大頭”採用透打的形式,將銀元冷壓成各種文字、圖案、花紋,其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一致。人像、發絲、胡須、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很生動,如果是假的,版別的立體感較差,成像比較僵。此外,還可以通過稱重量來辨別:“袁大頭”的標准重量應該是26.6克,成色88%。正常銀元在流通過程中經過磨損,其重量也應在26克左右,這也是區分真假銀元的一個標准。
(來源:福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