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最早楚國編鐘亮相 為確認楚國中心區域提供証據

魯艷紅 連紅 艾昕

2013年12月30日08:53    來源:武漢晨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最早楚國編鐘省博首次亮相

萬福?編鐘。記者肖僖 攝

  《禮樂中國——湖北商周青銅器特展》昨日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精選100余件(組)湖北出土青銅器,上起商代早期,下至戰國晚期,基本涵蓋了我國青銅時代各個階段,介紹了商周時期早期文明禮樂制度的形成和發展。而其中最引人關注的當數首次對公眾展出的12件(組)萬福?編鐘,這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楚國編鐘。此次展覽將持續至明年2月7日。

  百余件青銅器展“禮樂中國”

  記者在展廳看到,此次展出的青銅器精品,包括黃陂盤龍城、江陵萬城、京山蘇家壟、隨州曾侯乙墓、荊門包山、棗陽九連墩等重要遺址、墓葬出土文物。許多館藏文物都是首次在省博對公眾展出,例如西周早期的人面紋銅鐃、北子銅甗、春秋時代的鄧公孫銅鼎、鄭臧公之孫銅鼎、唐子銅鈚等,展現了商周時期湖北豐富的地域文化。

  最近入藏省博隨仲嬭加鼎也在本次展覽中首次亮相。自1978年曾侯乙墓發現后,“曾”、“隨”兩國的關系一直是未解之謎。隨仲嬭加鼎是十分少見的隨國銅器,銘文中出現了“隨”、“楚”字,為解決“曾國之謎”提供了新材料。

  本次展覽還集中展示了枝江萬福?甬鐘、鐘祥花山甬鐘、大悟雷家坡甬鐘、九連墩2號墓編鐘四套先秦甬鐘。其中2012年出土的12件枝江萬福?甬鐘是首次公開展出,7件大悟雷家坡窖藏甬鐘是首次在省內展出,九連墩2號墓編鐘則是首次用鐘架原件懸挂展出。四套編鐘與館藏舉世聞名的曾侯乙編鐘相呼應,系統反映了先秦編鐘制度的發展和演變。

  迄今最早的楚國編鐘首次亮相

  首次亮相的萬福?編鐘昨日引起市民圍觀。據介紹,萬福?編鐘於2012年6月18日被發現於湖北宜昌市枝江萬福?村一處西周時期的遺址。該遺址的年代下限,經考古學者李伯謙、高崇文、陳振裕、劉彬徽、孟華平等研究,確認為西周中期。

  萬福?編鐘是不同時期的多套編鐘積累組合,年代跨越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后段,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楚國編鐘。省博常務副館長萬全文介紹,編鐘上發現的“楚季寶鐘”銘文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據學者研究,銘文刻寫的時代晚於甬鐘鑄造的年代,約為西周中期后段,對於研究甬鐘的起源和流變、西周時期禮樂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對確認西周時期楚國的中心區域、都城以及早期楚文化的認知提供了關鍵証據。

  

(責編:鮑坤子(實習生)、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