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滾動新聞推薦

真實版"翠平"廣州逝世 潛伏10年國民黨高官為其証婚

徐靜

2013年12月30日09:18    來源:廣州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真實“翠萍”潛伏10年 國民黨高官為其証婚人


  1945年,鄭黎亞和楊應彬的結婚照。

  鄭黎亞與長子楊小斌合影。 圖/家屬提供

  真實版“翠平”——老黨員鄭黎亞廣州逝世

  傳奇婚禮

  鄭黎亞和楊應彬在請張發奎証婚時,張發奎一上來就說: “我要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要很好地回答我。你們倆究竟是不是共產黨?都是的話可以結,都不是也可以結,最怕一個是,一個不是,費事一個當鰥夫,一個當寡婦。”兩人聽后答道:“張長官,我們跟了你八年抗戰,還不了解我們嗎?我們都不是共產黨。”張發奎就說:“都不是那你們就結婚吧。”

  12月16日,中國共產黨黨員、原中共廣州市委副秘書長、廣州市顧委會委員、市直機關臨時黨委第一副書記鄭黎亞在廣州逝世,享年95歲。遺體告別儀式昨日舉行。

  鄭黎亞的人生經歷堪稱傳奇——與多位共產黨員深入敵營,十年未有一人暴露一人叛變。為在敵營長期潛伏,她和丈夫請國民黨將領張發奎做証婚人,堵住了國民黨特務的嘴。

  抗戰:潛伏敵營十年最后一批撤離

  大約兩個月前,鄭黎亞高燒不退,幾度昏迷后進入ICU。在旁照顧的幼子楊小楊后來回憶,母親在醒來時第一句話便是“謝謝組織”。離休后,盡管享受副省級干部醫療待遇,但鄭黎亞幾乎從未到醫院住院。“媽媽不願麻煩別人,更不願麻煩組織。”楊小楊說。

  不願麻煩別人,或許與鄭黎亞的身世息息相關。1919年6月,鄭黎亞出生於江蘇海門,出生當天母親就因產后大出血離世,9歲時父親又過世,她與祖母相依為命。長子楊小斌說,這樣的經歷,讓母親從小就學會了獨立自主。1932年日寇發動“一二八”事變,正在上海讀初一的鄭黎亞參加了抗日游行,到街上派發進步傳單。

  1936年,在同學的資助下鄭黎亞以優異的成績讀完高中,進入天津女子師范學院讀書。一年后,她考上北京大學,同時還獲得赴美留學的機會。就在這時,抗日戰爭爆發。身在北平的鄭黎亞放棄這些深造機會,懷揣救國理想,毅然投筆從戎,回到上海組織一個救亡團體,開始自己長達70多年的革命歷程。

  1938年初,在金華,鄭黎亞與之后攜手70多年的楊應彬相識。50多年后,兩人合著名為《金華集》回憶錄,就是為紀念初次相遇。

  后來,鄭黎亞在武漢外圍加入第八集團軍戰地服務隊,這是一個在中共特別支部領導下,在國民黨張發奎的軍隊裡開展抗日宣傳和戰地服務工作的進步團體。根據中共長江局的指示,服務隊內成立“特別支部”,先后有20多名共產黨員在那裡工作,有的還長期“隱蔽”了下來。

  說起在敵后“潛伏”的經歷,可以這麼概括:穿著國民黨的衣服,吃著國民黨的飯,卻干著共產黨的事。危險當然也無時不在。因被懷疑,國民黨特務組織曾下達“秘密槍斃楊應彬”的命令,萬分危急中,特支書記、張發奎機要秘書左洪濤找到張發奎,詳加解釋,后經張發奎出面,才使楊應彬有驚無險地渡過難關。

  鄭黎亞與楊應彬服從組織安排,留在敵營堅守到1947年,后接到黨的指示撤退到香港,成為最后撤離的特支成員。

  潛伏:張發奎做証婚人保安全

  這個特別支部,在對敵斗爭十年中,20多名成員沒有一人暴露身份,特別支部也一直沒有遭到破壞,這在中國共產黨秘密斗爭史上也堪稱傳奇。

  但更為傳奇的是兩人的婚事。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反動勢力再次加大了內部清查工作,楊應彬的身份曾遭懷疑,而此時楊應彬已在國民黨廣州行營的軍事核心機關參謀部任作戰參謀,為了能更長期地潛伏下去,經請示黨組織后,楊應彬、鄭黎亞決定舉行一場講點排場的結婚儀式,並請張發奎作証婚人。

  在請張發奎時,張發奎一上來就說: “我要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要很好地回答我。你們倆究竟是不是共產黨?都是的話可以結,都不是也可以結,最怕一個是,一個不是,費事一個當鰥夫,一個當寡婦。”兩人聽后答道:“張長官,我們跟了你八年抗戰,還不了解我們嗎?我們都不是共產黨。”張發奎說:“都不是那你們就結婚吧。” 1945年12月3日,婚禮在迎賓館舉行,廣州行營200多名高官和親朋好友參加,張發奎出席並發表了動情的講話,堵住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嘴。

  解放:夫妻同住一樓半月方知

  1949年廣州解放,工作千頭萬緒。接管公安局后,鄭黎亞參與接管廣州棉紡廠。而在同時,已是廣州軍管會副秘書長的楊應彬也在忙碌著。相當數量的接管干部都住在愛群大廈。鄭黎亞住在這裡,楊應彬也是。但兩人卻並不知彼此下落,也無緣相見。直到半個月后,一位同事問鄭黎亞“你可在愛群大廈看見楊應彬?”此時,她才得知,朝思暮想的伴侶就在咫尺卻難以相見。

  1973年,平反后的鄭黎亞開始在廣州市委工作。1980年,楊應彬父親去世。是否通知正在羅馬尼亞訪問的楊應彬,廣州市領導頗為躊躇。“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鄭黎亞認為丈夫即使趕回國也無法見最后一面,力主暫不通知,以免耽誤工作。這樣的做法受到時任領導習仲勛和楊尚昆的認同。

(責編:鮑坤子(實習生)、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