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第三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揭曉 《京劇》最佳國際傳播獎

2013年12月30日14:23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昨天在京揭曉。

本屆盛典精心設置了“紀錄片新趨勢”、“向聲音致敬”、“向紀錄精神致敬”三個特別單元。盛典當晚將頒發最佳新人獎、最佳創新獎、最佳大學生作品獎、最佳攝影獎、最佳剪輯獎、最佳音樂音響獎、最佳中國題材(國際制作)獎,最佳國際傳播獎、最佳外語作品獎、最佳微紀錄片獎、最佳短紀錄片獎、最佳長紀錄片獎、評委會大獎、總計13個獎項。

獲獎作品名單:

最佳新人獎

作品名稱:《殤城》

導演:趙琦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趙琦工作室

內容介紹:《殤城》跟隨2008年四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們,展開了一段尋找希望、生命意義與價值的旅程。本影片的主人公分別來自三個遭受地震嚴重打擊的家庭。通過他們,尋求普通的中國老百姓如何從零開始,重新建立起他們的生活。

最佳創新獎

作品名稱:《Rogalik》

導演:Pawe? Ziemilski(波蘭)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波蘭國立羅茲學院

內容介紹:“Rogalik”是在波蘭的一個小村庄。導演使用鏡頭作為盤旋鏡子反映技術每天疏遠和普遍影響我們的生活。通過人們的生活看似漫無目的的相機花車,穿過牆壁和電子設備。一個家庭目瞪口呆的看著電視節目。青少年玩電腦,戰爭喇叭音響系統。吵鬧的入侵技術是每個房間都明顯的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佳大學生作品獎

作品名稱:《離鄉的回回》

導演:袁勛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袁勛 王申 曾益洲 喬建勛

內容介紹:寧夏西海固地區生態惡劣,政府組織生態移民。5月,回民聚集的陰窪村村民迎來了搬遷的卡車。他們即將離開自己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園。這次告別家鄉,告別黃土坡的搬遷,是變遷的時代的縮影。

最佳攝影獎

作品名稱:《三十二》

導演:郭柯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郭柯

內容介紹:《三十二》試圖走進一個“慰安婦”的內心世界,是一部紀錄片。我們紀錄這個特殊群體中的一位老人,既要敘其事,更要透其實。沒有跌宕的劇情,放棄慣用的技巧,只是給大家娓娓道來一個真實的故事。“真正的勇者”是飽受磨難后還能笑看生命的人。

最佳剪輯獎

作品名稱:《筑巢人》

導演:沈可尚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七日印象電影有限公司

內容介紹:一對無法溝通的父子,在一個單親的巢裡相依為命。父愛,是一個明顯的解讀。但父愛裡面還夾雜著多少溫情的觸動,分享的瞬間,想逃的欲望,對未來的恐懼,不服輸的意志。

最佳音樂音響獎

作品名稱:《世界歷史》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BBC、Discovery Channel

內容介紹:這是一部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以人類社會發展史為題材的大型紀錄片。它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自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的浩瀚歷史圖景,較全面地講述了人類社會發展過程,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趨勢及規律。

最佳中國題材(國際制作)獎

作品名稱:《透視春晚:中國最大的慶典》

導演:Gary Shih、李俠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

內容介紹:本片是國家地理頻道在紀錄頻道原5集高清紀錄片《春晚》的基礎上,重新濃縮精編而成的48分鐘紀錄片。通過6組人物——李玉剛、楊麗萍、塔溝武校學生、徐子崴、胡啟志、哈文團隊的春晚故事,向世界傳達了海內外華人對“春晚”特殊的情感,將“春晚”這一中國特色題材以國際化的語言講述,展示了這台晚會背后許許多多真實、生動的人物故事。

最佳國際傳播獎

作品名稱:《京劇》

導演:蔣樾、康健寧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

內容介紹:紀錄片秉持一種基於歷史的冷峻和理性,這樣的情感基調,或許將相對可信地陪伴我們的觀眾更加真切地看到時代帶給京劇的呵護或傷害、感知京劇作為我們“國粹”的高貴與不凡,從而讓更多的人找回久違的認同、甚至多少悟察一條關於“振興”的路。

最佳外語作品獎

作品名稱:《Deadline in Disaster》(獲2013美國艾美獎)

導演:Beth Pike(美國)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Orr Street Productions Beth Pike & Stephen Hudnell, Co-Directors

內容介紹:2011年5月22日密蘇裡州喬普林永遠改變了。一個EF-5龍卷風西南密蘇裡鎮50000居民。161人喪生,成千上萬的建筑被毀。《喬普林全球》不畏困難的工作條件,在龍卷風之后依舊為全球讀者提供報道。

最佳微紀錄片獎

作品名稱:《擺動》

導演:Grzegorz Hartfiel(波蘭)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Krzysztof Suchodolski

內容介紹:波蘭藝術家利用機械擺動原理改變其繪畫方式和繪畫作品的心路歷程紀錄。

最佳短紀錄片獎

作品名稱:《青春致敬青春》

導演:佟晟嘉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雷禾傳媒

內容介紹:在不同的歷史懸念中,用蒙太奇手法,穿梭於幸存老兵與今天的年輕人之間:同樣的苦悶,不同的時代﹔同樣的愛情與夢想,不同的時代﹔我們和他們肩負著不同的責任。

最佳長紀錄片獎

作品名稱:《溯流之河》(獲2013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大獎)

導演:Kalyanee Mam(美國)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Migrant Films、Documentation Center of Cambodia

內容介紹:紀錄了三位柬埔寨少年如何在傳統生活方式與不斷逼近的現代化發展中苦苦掙扎的故事。從柬埔寨的森林到河流,從質朴宜人的稻田到首都脈動的心臟地帶,急劇變化的力量不僅改變了柬埔寨美麗風景,也改變了那裡人們的夢想。

評委會大獎

作品名稱:《鄉村裡的中國》

導演:焦波

制片機構/個人名稱:中央新影集團

內容介紹:杓峪村位於中國沂蒙山區,通過跟蹤紀錄幾個人物和家庭一年的生活軌跡,勾勒出一幅中國農村生活畫卷,在時代脈搏下中國農村面臨的問題和發生的變革,展現了這塊土地上的農民始終對生活報以熱情和希望,生生不息。

(責編:黃維、許心怡)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