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故宮產品被指抄襲台北故宮 設計師:被比較在所難免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故宮博物院推出的以朝珠耳機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品受到了網友熱捧,與此同時,具有皇家氣息的“生活潮牌”也現身網絡,且同樣出自北京故宮的手筆,包括故宮頂戴花翎官帽傘、祥雲鑰匙包和格格手機座等。這些商品從10元到上千元不等,其中朝珠耳機售價120元,格格手機座售價50元。
耳機則做成了朝珠的模樣,雨傘看起來就是一幅頂戴花翎官帽。這些北京故宮推出的文化創意旅游紀念品讓網友調侃,故宮奉旨賣萌真是蠻拼的。不過,由於台北故宮“朕知道了“的紙膠帶創意在前,不少大陸網友質疑北京故宮的創意抄襲自台北故宮。
很多博物館在它的“商品部”都會售賣和自己館藏相關的紀念品。去年,台北故宮推出的“朕知道了”膠帶似乎把文化創意產品,推上了一個賣萌的高點。
台灣北士品牌設計顧問唐聖瀚曾給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都設計過文創產品,作品曾連續十年獲得台北故宮商品銷售冠軍。他介紹,“朕知道了”膠帶的誕生比較特別,來源於兩名學生:
唐聖瀚:我剛開始進去是做t-shirt,台北故宮從2000年開始就公開,所有人都可以做(文創紀念品),每半年審查一次。現在台北故宮紀念品大概上千種,某些產品會異軍突起,比如朕知道了膠帶。這個膠帶比較特殊的,是辦了一個紀念品的比賽,其中有兩個學生得獎,設計了膠條。但上面不是寫朕知道了。朕知道了是要生產的時候,故宮給的意見,說膠條隻放仿古的東西,好像不是太好玩,是不是組合一下。嚴格來講是個綜合的創意,不曉得屬於誰。最原始還是那兩個學生。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在2012年時指出,故宮內的商店裡會出售一些與故宮關系不大的紀念品,而他的理想是,希望游客把故宮文化帶回家,商品要有故宮的特色。據悉,目前包含故宮研發的文化創意產品已將近6000件。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網店2008年12月開張,已經是“5年老店”。銷售和故宮相關的“文房書籍”“文化衫”“大婚吉品”等等,約百件商品,和故宮實體商店同步。
設計師唐聖瀚說,如今北京故宮的這些文創產品,和原來它賣的旅游紀念品很不一樣:
唐聖瀚:旅游紀念品這五個字聽起來好像不是太高級的東西,比如到麗江、張家界我們看到的東西全部都是義烏做出來的,沒什麼特色。在之前,它(故宮的商品)是真的很像我們在一般景區看到的紀念品,很保守。這次我們看到它做得比較萌一點,比較年輕化。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它的奉旨旅行的行李牌,還蠻有趣。這個設計帶到現在年輕人認為比較好的生活是可以到處去玩。行旅牌有符合這個心理。
當然,有點贊,就得有拍磚。某微博就發了朝珠耳機的圖片,質疑“會有人願意戴著聽歌嗎,除了老佛爺”。對於網友對這些創意產品的盛贊、吐槽或惡搞,在微博微信上,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的賬號“故宮淘寶”都“寬慰”了自己一句“開心就好”。
不過,對文化創意產品一大質疑來自於,對“創意”二字的質疑。就拿“朕就是這樣漢子”的折扇來說,同樣的文字內容也出現台北故宮的文創產品上。
台北故宮文創產品起步早,一些相類似的產品內容,讓有些人質疑,北京故宮有抄襲之嫌。對於這種質疑,曾給兩家博物館都設計過紀念品的台灣設計師唐聖瀚認為,被拿來比較在所難免:
唐聖瀚:我認為這種比對是一定會碰到的。那你說,台灣那個膠條,“朕”是一個批文裡的,“知道了”是另一個批文裡的,合在一起,當時是做了一個組合。我覺得這種借用不是太大的問題。至於“漢子”本來就是常用詞,我覺得這件是還好,市場應該就是內地市場。
從設計創意的角度來看,唐聖瀚認為,北京故宮要推出標志性的形象:
唐聖瀚:這批走出來的比較新的紀念商品,我覺得,他們也很辛苦,稍微有一點找不到主題,所以就很集中在比如清朝的官帽啦……北京故宮,進去對建筑印象很深,但是要拿出一個代表性的東西,就眾說紛紜。這個可能是現在比較大的問題。
其實,故宮博物院的淘寶店挂著“五年老店”的招牌,已經沖到四皇冠了﹔而台北故宮的“朕知道了”火起來,也是很近的事。所以單從時間上說,很難說清誰先誰后,也沒法考証誰抄了誰。況且,像朝珠、頂戴花翎絕對會成為每一位文創產品設計師的素材,不能因為它同時出現在了兩個故宮的商品上,就說存在抄襲。關鍵是,坐擁世界上唯一的故宮博物院,我們怎麼才能在一個故宮淘寶店的基礎上再把它的文化底蘊稍稍挖掘一二,讓年輕人和全世界更好地感受到皇家宮殿的恢弘氣勢,和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