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文人學子的精神家園

2016年07月28日08:26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書房:文人學子的精神家園

上古時期,人們並沒有書齋。他們讀書的時候,擇一處安靜雅致、朴素清幽之所即可。春秋時代,書齋文化開始出現。湖北秭歸縣有一處名為響鼓泉的地方,左岸有一個兩米多高的山洞,洞裡沒有任何塵世之聲,幽靜異常。就是這個山洞,曾誕生了《離騷》,還出現了《天問》。它就是屈原的讀書洞。四川,有司馬相如的“長卿石室”﹔山東,還有曹植的讀書台。到了西漢,中國第一所真正意義上的書齋終於出現,這就是楊雄的“玄齋”。

唐代的科舉,極大地鼓舞了讀書人走向仕途的熱情。而書齋作為他們挑燈夜讀的場所備受重視。書齋文化的興盛由此而起。至“安史之亂”后,很多清廉之士受到貶謫,他們一腔熱血,卻報國無門。於是,他們又隻能退回書齋,吟詩作詞,著書立說。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被千古傳誦,詩中的茅屋,就是他的書齋。辛棄疾的《破陣子》詞,便出於他的書齋“稼軒”。唐宋文人不僅極具風骨,且超凡脫俗,劉禹錫的一篇《陋室銘》,不知令古今多少人發出感嘆。

到了明清,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書齋文化也隨之達到頂峰。大量文人士大夫不惜斥重金打造“書香門第”。他們不僅追求藏書的數量和規模,還十分重視書齋的裝修和設置。

他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仕途得意時,在書齋揮毫潑墨,一抒胸臆﹔官場失意時,便獨處書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

明清文人多有崇古之好,在他們的書齋裡,文物、古籍、字畫必不可少。這時的書齋,已不僅僅是他們讀書寫字的地方了,它儼然成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園,非意趣相投者,是無緣進入的。

雖然,十年浩劫,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書齋文化也在劫難逃。但在今天,無論是商品經濟的繁榮,還是互聯網和移動通訊的發達,都不可取代書房的存在。許多普通家庭,即使沒有專門的書房,但也會精心辟出一個角落,為子女布置一張做功課的書桌椅及一個書架。許多自由職業人士,更會在家中設置一個家庭辦公的書房。中國傳統風水術甚至認為,如果能把書房或書桌布置在文昌方位上,那麼,學習、辦公的效率,就能借助文昌星的能量大大得以提高。既然書房及書桌的擺置,能直接影響到讀書學習的效率,那麼,書房及書桌布置得整齊有序,清潔雅致,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傳統的書房,起碼要有明、清式紅木書桌、書櫃、椅子、書案、博古架、花幾、筆架、筆筒、文房四寶、字畫及工藝品擺設等等。尤其是牆上挂上一幅勵志抒懷的書法作品及一幅清雅幽遠的國畫等等,這不但傳承了中國傳統的書齋文化,而且對於陶冶性情、提高讀書學習的氛圍和效率,都是大有裨益的。如果在書桌上用小花瓶插上四支富貴竹,或者放些精致的盆栽等,不但能讓空間富於生命力,還有助舒緩精神壓力,利於讀書學習。

此外,文人書齋講究題名,或以書房周圍景色命名,或以寄寓主人情懷命名等。如書房門口有足夠的視野,大門兩側配上對聯,也是十分流行的。

總之,發揚光大傳統的書齋文化,對於提高全民族的學習熱情,繼承我國優秀文化傳統,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

(黃銳才)

(責編:湯詩瑤、陳苑)

推薦閱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廣西花山岩畫、湖北神農架申遺成功 今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廣西左江花山岩畫申請文化遺產、湖北神農架申遺自然遺產,分別成功入選。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 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校園內郁郁蔥蔥,老校長徐悲鴻親手栽種下的... 【詳細】

影視|演出|藝術